文案基本功系列|四个窍门让你的文案“活”起来
提到文案,你知道要会洞察、懂用户、追热点,你希望它能走心、不自嗨、有说服力,能打开消费者的钱袋。你把文案大师的金句挂在嘴边,苦心研究一篇篇10万+爆文,试图从中找到提升技能的套路。 这导致了一个结果:有眼界、懂原理的文案已经足够多,而基本功强的文案却太少。眼界与能力之间产生了严重的断层,这就是国内大多数文案面临的残酷现实。 对于基本功的重要性,阿城在谈到丰子恺画作时的描述值得一读: 丰子恺到后来常常是一幅画上只画一轮月亮,然后题字“人约黄昏后”,可见对他而言,笔墨已经不重要,画也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在画里给观者开的这个玩笑。而后学者跟随着走到这,往往也会步后尘地忽视了笔墨,结果却是走到半空中,摔得很疼。任何一个人都得自己努力去扎根才行。 “词汇量”就是让一个文案得以“扎根”的前提之一。它的意义并不在于你会使用多少华丽甚至生僻的词语,而是当你想要描述一个产品、一个概念,或是一种情绪时,能从你的词汇库中找到那个最准确又不流俗的词语,积累足够可观的词汇量是让这一切得以实现的基础条件。 许多人对“词汇量”的观念还停留在对一种新的语言的学习上,当你学习一种新的语言时,才去关注词汇量的积累和提升,然而对于以文字为职业的人而言,掌握高于常人的词汇量是非常必要的。 真正的文学大师可以用小儿也能读懂的白话写出传世之作,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只有小儿级别的词汇量,实际上,任何大师都有一个丰盛的“语言池”。如何通过有意识的训练,让自己不再对着空白的文档发愁,而是从容运用已有的词汇“排兵布阵”呢?希望这篇文章能给你一些启发。 Tips1 : 动词是文案的脊梁 动词是一个句子的脊梁。准确使用动词能让文案变的生动鲜活,也能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折射出观察力的强弱。作为一名文案,你有义务清楚不同动作之间的差异,和它所传递出的或明显或暧昧的含义。 先来看看那些优秀的动词使用者。微信大号“一条”在给某款洁面仪的广告中写了这样一句标题:1分钟,把毛孔里的脏东西震出来。一个“震”字,让人仿佛听到洁面仪启动时的嗡嗡声,以及毛孔里的油脂、残妆被抖落时的残酷画面。通过一个动词描绘出产品的功能及效果,比起同类产品“智能焕肤”、“洁面小旋风”等文案,更能唤起用户想要立刻使用的冲动。 如果你是一家餐厅或是一个美食公众号的文案,当你需要向食客介绍麻婆豆腐这道菜时,你会怎么写?要写出这道菜的麻辣鲜香,不妨告诉食客它那同样精彩的烹调过程: 这是阿城在《思乡与蛋白酶》一文中对麻婆豆腐的描写。 “炝”、“炸”、“煎”、“勾兑”、“撒”、“拌”等一系列动词还原了整个烹饪过程,显得麻利又有力道。如果你是一名美食文案,你的“语言池”里却没有积累相关词汇,很难说你已经用心去观察、了解过美食,也很难活色生香地把它们推荐给消费者。 上面两段文字是汪曾祺在《五味》一书中对饮食的描写,同样精彩地运用了动词,“熬”、“澄”、“切”、“割”、“摊”、“焯”、“腌”、“滗”、“滴”,有缓有急,有重有轻,这是有质感的文字,读起来让人产生认真生活、认真饮食的欲望。 生活方式类的文案,你可以和消费者说俏皮话,可以大胆使用“饮食男女”那些梗,但是只有拥有厚实的功底,你才能从那些只会套用热点、借用流行语的文案中脱颖而出,让你写的东西有那么一点不一样。 不同行业的文案,积累词汇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你可以根据所处的行业去阅读相关的书籍。如果你是一名房地产文案,你应该读过扬·盖尔 《人性化的城市》、《交往与空间》,读过中村拓志的《恋爱中的建筑》,从中你能学到建筑、空间及其与人的心理、情感的关系,也能收获与之相关的大量词汇。如果你是一名生活方式类文案,比如旅行、美食、家居等,那你的素材简直取之不竭,任何一个名家都不乏相关的文字存世,读读他们的散文集,你绝对不会空手而归。 Tips2 : 名词的精髓在比喻 为什么女孩们记不住“兰蔻新精华肌底眼膜”、“雅诗兰黛特润修护肌透精华露”、“SK-II护肤精华露”,却能把“小黑瓶”、“小棕瓶”、“神仙水”挂在嘴边?为什么我们越来越多的听到糖果唇、朝露妆、大地色、气垫腮红、丝绒唇膏、雾面口红这样的彩妆词汇? 稍加分析你就能明白,它们中的大多数都使用了形象化的简短名词,这样的词汇更容易被消费者记住并流行起来。而这些名词都使用了比喻的修辞,它们用消费者熟知(并甜美)的事物去比拟一种陌生或不易描绘的事物。 名词使用的精髓在于善用比喻。对文案而言,比喻的本质是降低与消费者沟通的成本,同时提升沟通的效果。一堆陌生的专业词汇或形容词的堆砌很容易让消费者一头雾水,但一个轻盈精准的比喻却能让他们恍然大悟。 如果你是一名无印良品的文案,你会如何推销一款浴盐?想要浴盐卖的好,先得让人想泡澡。在无印良品所著的《家的要素》一书中,是这样描写“泡澡”这件事的: 对日本人而言, “天堂”就在家里。 一处让人不自觉地脱口说出:“好舒服!太赞了!”的地方, 那就是浴室。 在澡盆里注满一整缸清澈的水,全身浸泡的舒服感, 对日本人而言,堪称最奢侈的享受。 一缸满满地清澈的水,仿佛能洗净现世忧愁,给予满满地润泽。 光着身子,舒服地泡个澡。 这里与累积了各种日常生活琐事,家中其他地方有些不太一样, 蕴藏着不同于平常的感受。 正因如此,才要在这处“天堂”, 装设独一无二的卫浴设备, 因此若只当这里是一处维持身体清洁的地方,不是太可惜了吗? 我们都曾经泡在母亲子宫内的羊水中,然后离开温暖之地,来到世上。 浴室可以说就是这么一处地方吧。 在暖呼呼的水中重生,转换心情,迎接新的一天。 身为家的“要素”之一,这处宛如子宫的温暖之地,让家人每天都能重生。 “光着身子,舒服地泡个澡,享受日常生活中的非常时光。浴室是让家人每天“重生”。一处宛如子宫般温暖的地方。”没有“让疲惫的身心得以放松”这样老套的描述,而是把浴室比喻为母亲的子宫般温暖的地方,让人忘掉生活的琐事,获得“重生”。这样的文案足以勾起人们泡澡的欲望,也足以为推销浴盐埋下顺理成章的伏笔。 善用比喻能让文案变得有趣而更易理解,但比喻最忌落入俗套。第一个把姑娘比作玫瑰花的人是天才,第100个这样写的就是庸人。如果想提升对比喻修辞的运用,不妨多向以机智比喻见长的作家学习。 (编辑:ASP站长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