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的企业新媒体半死不活,就死在这15个字上
最近特别喜欢海尔,其实原本也挺喜欢。一般如果有人问我觉得哪几个企业新媒体做得最好,我更多会说海尔而非支付宝,因为我们都知道支付宝的模式并非所有企业可以模仿,但海尔的运营模式其实是可以复制的。 即使在多次的面试中,我也很多次提到海尔,海尔的公众号不温不火,但特别容易让人上瘾。用最简单的话说,看海尔的内容,不累,即使它做不到动辄10万+。 插句题外话,因为对海尔新媒体的好感,让我在装修新家的时候选择了海尔的家电(谁说新媒体不能带动销量?) 很幸运的是,我和海尔的两任新媒体总监都有过一些接触,不管是沈方俊老师还是之前的李强强老师,传达出来的理念很容易让人相信,海尔的新媒体,火起来那是迟早的事。 去年开始,海尔带领的“蓝V联盟”经过多次征战,已经成为微博上企业蓝V的常规玩法了。说“一战成名”也不为过。 对于蓝V联盟,我的理解是,海尔带头激发了企业官微的运营热情,这是一件划时代意义的事情。多少蓝V小编,之前一直陷在“转发0评论0”的尴尬处境之中,他们无奈着,在这个娱乐至死的时代,在那个热搜前三永远是某个明星的微博上,有多少人会关心一家企业在说什么呢? 海尔让他们看到了一种可能性。也许,如果海尔的官微一直这么坚持下去,顶多也就是第二个支付宝罢了,但如今,冠名“80万蓝V总教头”,点燃星星之火的海尔,意义大不同了。蓝V联盟的扩大化,意味着微博的又一块价值洼地被找到了。某种程度上来说,微博应该感谢海尔,让更多蓝V重新认识到微博的价值。 有一天我在反思,杜蕾斯成功了,我们说杜蕾斯的产品天生带有social属性;支付宝成功了,我们说那是因为它是支付宝;海尔成功了,我们又找出各种理由……我们否定了他们成功的必然,竟傻到将它们归功于运气。 最近,海尔的沈方俊关于关于企业新媒体的一番发言得到不少人的认可。我起码读了三遍,觉得还是有必要分享。为什么99%的企业新媒体账号半死不活?恐怕连第一条都活不过吧。如果企业新媒体有什么秘诀和捷径的话,应该就是这15个字了。 以下内容转载自“插坐学院” 《关于企业新媒体的12条反向思考》 作者 | 沈方俊(海尔集团新媒体总监) 主播 | 墨凡 01. “高层肯放权,中层不干预,编辑敢折腾”,企业新媒体想做不好都难。最怕的就是审核预览、反复修改,行或不行就一个字,一篇稿件决定不了什么。可怜多少小编忐忐忑忑熬到半夜就等领导一个反馈,万一领导在飞机上、在酒局上也只能傻等着,愤而辞职者甚多。 重要紧急的特殊稿件除外,一般的稿件真没有必要锱铢必较。管理者总管不住自己的插手欲望,这会让编辑觉得自己是个傻逼。既然你聘任了他,你就应该相信他比你专业。 02.运营官微就像谈恋爱。如果你只知道吭呲吭呲一根筋的发,对方会嫌烦。但你若即若离的撩几下,停下来,对方会想“死鬼这么还不来?”这一点在官微追热点的时候表现的特别明显。 春节期间海尔上了很多明星的微博热门,网友评论“又来了”“海尔一天天活跃的像个高仿”。结果海尔突然消停了,消停的这段时间大家热评区几乎清一色的都是“海尔怎么还没来?”“我帮海尔占个位置”。 03.大家都在追热点,但是有的人高调有的人低调,无所谓对错。姿势怎么放荡不羁都可以,但底线一定不能逾越。 新媒体脱离了热点还叫什么新媒体呢?事实上怎么追热点确实是有技巧的。有人说杜蕾斯的产品属性天然污,追什么热点都容易成功,这显然否定了杜蕾斯作为开创者的创造力。 对于海尔来说,一个正经卖家电的也变成了网红段子手,显然这和自身的属性没有那么强的关联。海尔之后,浩浩荡荡的蓝 V 大军开始四处出征。你要知道在这以前,品牌官微在微博上一直都是默默无闻不温不火的存在。 底线就是三观。 04.千万别把官微运营想象成一件要死要活的事情,每一个标点符号都当作是官方声明。谨小慎微是好事,但时时刻刻如履薄冰没必要。官微运营就像做人,做人的原则就是官微的底线。开口说话,自然表达就好。 官微确实是企业的话筒,特殊的时候是一个企业最权威的声明出口,但大部分时候它只是个社交媒体账号,仅此而已。现在的人都能够接受小编是小编,企业是企业。日常的表达体系里,绝大多数的官微至多代表编辑的意志,而非企业董事会的决策。重大信息发布的时候你可以严肃点,日常运营的时候没有必要。海尔官微很分裂,平常怎么玩都行,但发布公告的时候马上画风一转,字正腔圆。 05.KPI 有存在的道理,但也有抛弃的奇效。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对方总能有办法对付你。人对了,充分的信任会让他做的更好;人不对,再复杂的考核机制都不管用。 如果一定要考核,活跃度(互动量 / 粉丝总量)、打开率、及格率(打开率及格的比率)这些相对指标显然比粉丝量、阅读量、点赞量等绝对指标要靠谱得多,但同样然并卵。锁得了君子关不住小人,被信任感往往会迸发最强的创造力。一流的人才都是叛逆的,一流的公关公司也都是强势的:你把钱给我就行了,剩下的你不用干涉我。 06. 企业新媒体运营还是不要找供应商了。如果一定要找,必须找最一流的。某宝上几十块钱上千阅读量,几百块钱十几万粉丝的年代里,劣质供应商会让你彻底丧失对话用户的机会。 “你的 KPI 高不高?”“你们的预算是多少?”想都不用想,这是所有乙方供应商最关注的两个问题。在刷 KPI 如此廉价的今天,你为什么能指望它自觉给你花大力气真运营呢?高层没精力,中层吃回扣,企业遭大殃。连最贴近用户的官方微博你都能委托第三方公司,你离你的上帝已经十万八千里。 但是一流的公关公司依然值得信任。原因很简单:新媒体也是一个专业工种,在一地鸡毛的现状里最考验的就是职业操守。显然顶级的团队会把招牌看的比命还重要。 07.新媒体这个行当流动率大很正常。小编跳槽也不是啥大不了的事情,很多大号的编辑换了几任但依旧热闹,好的用户基础加上宽松的环境,离了谁都行。 大号的运营者极其容易膨胀,在这么大的互动量和传播数据面前,自己的薪水显得极为可怜。凭什么我给企业创造了这么大的价值,我才拿的这么点?其实这都是自己没有想明白。出色的小编很多,但优秀的社交媒体账号很少。这一行其实没啥门槛,在好的平台实现自己的价值本身就是一种奖赏,身价也会逐渐升高。企业会衡量你的价值,耐心等一等,你会比跳槽拿的多的多的多。 (编辑:ASP站长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