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创意的诞生:Brain-Storming×Design Hackathon(2)
大致的具体做法:10人参与,时间45分钟,每个人3张便签,写下三个方案设计,贴在A4纸上之后右传,接到的同学在3个方案的基础上评价,并生成新的方案(添加新的便签),一轮之后,集体总结分类,很高效。(如果按传统的会议,完成这些目标可能需要2-3次大会议吧)。 以上两个方法都是用写作替代发言,它主要适合的情形有: 参与者很多的时候,有助于提高效率,减少干干扰团队中存在内向性格的成员,发言的形式会压制他们的表达时间有限的情况下,能更高效获得较多信息组织者不够专业或缺乏组织者的时候(3)How Might We?图片源自youtube,How Might We?介绍 这是一个经典而巧妙的发问方式。 初次听到发问方式,你可能会不屑一顾 。 但这个How Might We?(我们可以怎样…….?)发问方式由创始人Min Basadur1970年代在宝洁公司在任创意经理时期摸索使用,其后一路风靡Scient、IDEO 、Google、Facebook等顶尖公司创意团队。 How Might We?到顶有多神奇?我们可以做一个对比: 当我们试图创新的时候,通常会问: 我们怎么才能做这件事?我们应该怎么做那件事?“能”和“应该”都是带有抑制性的词而不是鼓励性的词,这里隐含着这样的判断:我们真能做成这件事儿吗?我们应该做吗?带有负面指向。 当替换成 “可以” 这个词时,能帮人们更自由地做出选择,开创更多的可能性。 “怎样”这个词代表了解决方案是存在的——它提供了创造的自信; “可以”意味着我们可以把想法抛出来,可能有用也可能没用——无论怎样都没关系; “我们”则意味着我们要一起做这件事,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Min Basadur How Might We?的使用被看作是语言具有激发创意思考和促进协作的力量的有效证明。这种方式确保创新者正在使用最佳的措辞提出正确的问题。带有非常强烈的正面心理暗示。 一个例子: 1970 年代初,宝洁正与高露洁棕榄的一款新品香皂竞争。这款名为 “爱尔兰春天” 的香皂以一条绿色条纹和诱人的 “提神醒脑” 为承诺的卖点。 当 Basadur 受邀协助该项目时,宝洁已经测试了 6 版自行研发的山寨版绿条纹香皂,但没有一款能胜过爱尔兰春天。Basadur 认为宝洁团队问的问题本身就不对(“我们怎么才能做出一款比 XX 更好的绿条纹香皂呢?”),然后很快就让他们问了一系列野心勃勃的 “HMW” 问题,并最终以 “我们可以怎样创造一款属于我们自己的更加令人神清气爽的香皂?” 结束。 这个方法开启了创意的闸门,Basadur 说,接下来的几小时里诞生了成千上百个关于令人神清气爽的香皂的可行方案——最终团队将寻找神清气爽的主题聚焦于海滨。据此团队开发出了一款海洋蓝与白色条纹的香皂并命名为 “海岸”(还能是什么?)。它凭借着自身优势迅速成为了一个明星品牌。 ——资料来源HarvardBussinessReview,由 ONES Piece 塔娜编译。 如此隆重介绍How Might We?的原因,相信读者已经猜出来了。对!在头脑风暴过程中,How Might We?发问非常重要。 (4)用户故事地图另外一种头脑风暴的变式是用户故事地图 ,简单的说就是将用户完善某一典型的操作的流程拆解,比如购买帮一直股票,大致分解为“登录-开户-绑定银行卡-选股-交易-查询”,那么针对每一环节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进行脑暴讨论,最后验证敲定方案。 如图: 也有用时间轴来描述用户故事的,对于生活服务类的创意开发,尤为适合。 如图: 看得出来,以上创意方法即卡片式头脑风暴+脑写+具体场景,产出的点子很贴近需求。这里的用户使用场景相当于一个锚点,这样做头脑风暴能做到有的放矢。这一个很好的范例! ——案例和资料来源笔者工作经验,以及A Framework For Brainstorming Products,由 @小圆桌翻译。 我在工作和查阅的过程中,还发现了一种非常酷的头脑风暴方法,也可以说是案例,分享给大家: 这个方法的精髓在于撕裂固有逻辑框架,抽空、重组、激荡出不一样的新思路。 案例:某公司在孵化新产品,具体方向还没有定,只规定是做O2O,需要产品进行前期的概念定位。于是有了以下内容: 如图: 脑暴常规进行,到最后的环节,切去那些“不可行的”的方案,将一些跨越思维导图级别的内容进行碰撞,如上如的O2O App对上“年龄”,发现如今市场业务细分的O2O巨多,但是根据年龄细分的还没有。在综合讨论之后,定位了一款针对中老年用户的O2O App。 ——案例来自腾讯产品经理Glen分享 6. 写在最后头脑风暴绝对是一款被玩烂了的创意方法,但是它的确是个“框”,什么都可以装进去,并且可以不断的衍生扩展,逐渐渗透到整个Design Hackathon的过程中。好的方法必定适应性极强,经得起检验。 不要因为它被玩烂就拒绝它,怀疑它,我们还是可以大胆地使用它,只是用的时候要加入自己的“小心机”。 关于这一点,我们有科学依据: Paul Paulus(University of Texas at Arlington, 心理学教授)的研究指出,群体决策的确优于个人决策。 首先,他的研究结论指出,传统的头脑风暴效果甚微,因为: “脑暴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期间成员们必须聆听、思考、补充、合作、推演。从心理活动方面来说,是极端繁琐的一个行为,而人们并不太能在这样的状况下有良好的发挥。最终其实脑暴的作用与其原本存在的意义正好事与愿违。” 但是,如果调整方法,让参与者在群体讨论和独自思考之间切换,会产生翻倍的效果。 “我们发现当人们从团队互动和交流跳入自己独立思考的时候,他们的创造力会出现跳跃式的扩展,而这往往才是最好的点子产生的情况。” 听到这里,聪明的朋友应该反应过来了,脑暴的变式——“头脑写作”正好可以实现“在群体讨论和独自思考之间切换”,可见“头脑写作”的风靡不是没有道理。 ——信息来自fastcodesign,由harrythhu at CDC翻译 作者:大狗狗,互联网金融产品用户研究员,心理学二年级学渣,公众号:同花顺手炒UED平台(公众号:Mob-HitThink-UED) 文章作者系 @大狗狗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注:相关网站建设技巧阅读请移步到建站教程频道。 (编辑:ASP站长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