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互联网行业之道:判断产品的价值的6条准则
所有的单点事件都是大趋势下的必然,现象即规律,规律即准则。 很多公司或团队在创业的时候会犯一些认识性的错误,往往刚开始不知道,一段时间的试错后才发现,产品的方向与互联网的准则相违背。 我们古人有一句话叫“道是自然”,自然维护良性的生态依靠规律,而我们则依靠了解其规律去认识自然。 互联网行业也一样:所有的单点事件都是大趋势下的必然,现象即规律,规律即准则。 通过观察互联网行业中的事件分解出规律,可以增长自身认识,形成高效的价值判断,以避免公司或团队犯认识性的错误。 那么,如何在互联网行业里判断产品的价值? 在这里,我分享几条判断标准: 1、高频需求还是低频需求?在做产品的时候,我们就需要考虑产品的受众规模和使用频次。一个行业里面,高频的应用往往能够打击或打败低频的应用。 以滴滴为例。 2012年,滴滴成立并从出租车起家。滴滴只做出租车的时候,我觉得这是一个伪命题,因为用户在空闲时候并不用软件叫车,而早晚高峰期用滴滴却要加价才能叫到车,并且每个人都加钱,一样打不到车,因为车不够用。 为什么滴滴从错误的出发点出发,却是胜出者?因为它教育了市场,而出租车行业本身就是个高频市场。 反观2010年就成立的易到用车,最早做专车业务,最后的独角兽却不是它? 易到从专车切入,专车在当时属于低频甚至还没形成的市场,易到教育市场难度很大,因为它得教育市场的两端:让司机开专车,让乘客坐专车。而滴滴从出租车入手,只用教育乘客。 滴滴从一个高频的入口出发后来居上,慢慢迭代出专车、顺风车、代驾等业务,彻底掌握了整个出行轴的人群。这个人群每天能产生1400W的订单量,二三十个亿的GMV。 所以说,在一个行业轴内,往往是高频打败低频。用户常常只会打开行业轴内最常用的一个应用,忽略其它同类应用,不信查查你的电量消耗,估计50%-60%都是被微信消耗的。 2、服务是一对多还是一对一?如何判断你的产品或服务是一对多还是一对一的关系? 以饿了么和e袋洗两个O2O企业为例。饿了么融资十亿美金,e袋洗拿了百度一亿美金,两个企业起得都很快,它们之间有什么共同特点? 仔细观察就知道,不管是饿了么还是e袋洗,它们并不做上游的餐饮或洗衣店,它们做的是公司和用户间的快送平台。 如果说快餐店养一个人,结果那个人出去送餐就送一两个用户,效率太差。现在有了饿了么,N多的上游快餐店和下游用户建立起了联系,平台通过路径规划和订单调度,使一个人出去送餐可以送十几份,相当于五个人的效率。这种情况,我们就称之为多对多或一对多的关系。洗衣也是如此。 至于一对一的生意,强调的往往是个性化服务,而不是效率。 在很多行业里面,如果是一对一的话,纯的低价服务是不可持续的。因为单位时间只能做那么多,效率就是个伪命题。美容美甲行业就是这样。 河狸家上的美甲师,她们的服务讲究的不是效率,而是极致的个性化体验,因此她们对一个小时挣的钱有着非常高的预期。你让她上门服务只做五十块的美甲,不可能,不是说五十块的美甲不存在,而是五十块的美甲就应该是客人来找她。 因此,从整体上来说,一对多是追求效率的提升,追求规模的最大化才能赚到钱,而一对一是追求个性化的匹配,高ARPU值。 3、平台是B2C还是C2C?平台到底要建成B2C还是C2C,取决于产品是标品还是非标品。 京东卖的是什么?京东大部分卖的是标品,从3C产品起家,现在又做一些家居家装类产品,这些都是品类相对少但出货量特别大的。 举个例子,你打开京东APP买个iphone,如果说上海没有货,北京有货,而你人在上海,京东也不会跨界调货,把北京的iphone卖给你。为什么?京东的玩法是B2C,追求极致效率,把货老远的从北京仓发给你就消灭了它的长尾SKU。 淘宝就不一样。淘宝是一个完全个性化的非标品平台,连接着提供个性化服务的小商小贩和海量用户,为了匹配需求,它就需要去重新调度。 比如远在千里的湖南老奶奶把一个月串的五个门帘子放在淘宝上卖,即便发货需要好几天,淘宝也会做个性化匹配。淘宝的玩法是C2C,C2C的本质是无限SKU,通过不断增加SKU对接无数小商家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在做产品的时候,如果你的产品不能做到标准化,那就必须做到极致的个性化;相反,如果你要做到标准化,就必须提高效率,否则就会掉入价格战的诅咒。 4、入口还是别人的子集这里面要思考的问题是:你的产品是一个入口型产品还是别人产品的子集?如果你身处互联网行业,前期就认识到这点非常重要,避免进入深水区后没有转身的余地。 比如携程,最早是做机票的预定,在它的Call Center聚集了一定量级的用户后,了解到酒店预订也存在大量刚需,进而开始延伸到商旅出行的环节。最终,携程覆盖了出行和旅游行业轴,而艺龙、去哪儿等企业也就成了这只独角兽的子集,并在2015年前后被它收购。 再比如,代驾的本质是出行轴的一个环节,而滴滴提供一站式出行服务,涵盖出租车 、专车 、快车、 顺风车、 代驾及大巴等多项业务;e代驾只是滴滴的一个子集,可见滴滴给它的冲击有多大。 如果你是行业轴内的一个子集,赶紧卖掉是个不错的选择。同一个行业轴就是拼频次,拼频次这件事就刺刀见红了。 5、产业链上下游的延伸——跨行业打劫互联网企业无论是通过免费或补贴抢占入口,往往都是亏钱的。任何一个主业只要频次较高,想赚钱都很难。 因此许多抢占了入口的企业,通过高频需求锁定人群后,开始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用低频来变现。有一句话叫“高频锁用户低频来变现”,这已经是互联网行业的基本玩法了,表面看起来跨行业,但其实顺理成章。 比如说淘宝。淘宝是平台,开店免费,但它在产业链中找到了直通车广告的生意。如果你是淘宝店主,想让店铺上好的展示位以引导流量,就要花钱做广告。另外一方面,淘宝借助它的用户量,也可以完成其它商业模式的承载,比如淘宝旅游、淘宝教育等。 (编辑:ASP站长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