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人赵帅:揭秘微软小冰从0到1的故事,及其背后的产品逻辑(3)
而为了让小冰的语料库更像真人,我们去爬知乎、豆瓣,做了很多工作。小冰比其他人机高出一大截,我们五个产品经理每天都在不停地优化小冰的语料,让语料更像真人,更有可聊性;而且还是非常平等的聊天,这也解决了我们最大的问题:用户和小冰聊不下去的原因在于不信任。 我们当时还申请了一个专利:Reverse-QnA。小冰语料库里或用户问的问题很多是没有答案的,找个答案或者人工写都不合理(工作量太大);于是我们让小冰在对话里,时不时地把这些问题丢给用户,看用户怎么回答。 比如说我有一个问题:小明帅不帅?这个问题没有答案,语料库没有,也没有一个相似的答案。那小冰会在聊天过程中地某一个锚点上,小心地把这句话扔给用户,让用户回答,把回答记下来。 小冰会问不同的人,不同的人会给我们不同的答案;再把这个回答拿来学习,跟之前的知识图谱作比对,丰富语料库。 3. 小冰的产品逻辑小冰在产品的逻辑结构上分成两个部分: 聊天功能底层核心——聊天,全是聊天的内容:当你向小冰提问的时候,小冰会在已知问题里找一个问题最接近的,然后反馈最接近的答案,这是最底层的聊天场景。 在聊天的场景之上,是一个个的功能:讲笑话、图片识别等。功能是叫B端,聊天是C端。 而小冰的语料有相当一部分比例是人工写的,这些语料有很多拼接的部分。 我们把话语拆分,比如你说一句话,我们把这句话拆分成三段,每一段是可以独立的,都可以拿另一句话来代替。这样三个部分,每个部分写10句,一篇就是10×10×10 一千句,语料库一下就丰富了好多倍。 小冰在不同的国家采用了不同的版本(中国叫小冰,日本叫Rinna,美国叫Zo),数据库不一样;但是业务逻辑(算法部分)的设计模式都是一个架构;小冰只有一个老大(李迪),他负责小冰全球三个版本系统平台的设计,但是产品经理是三个团队:中国、日本和美国三个,这三个团队都是本地化团队 。 4. 小冰的运营机制我们在14年的六七月份形成了“Weekly Updates”: 每周上线一个新功能,用这个新功能带动活跃,这就是小冰最初的运营机制。 小冰在运营一段时间后开始拓展平台,首发是微博、触宝,然后是京东、米聊、海尔、PPTV这些,最多的时候有十几个合作伙伴。 后来我离职的时候,小冰的一个CPS(Conversation Per Session)平均能够聊15个回合(现在已经到23了),最深度的一个用户聊聊了2200多回合,从前半夜一直聊到后面聊了一晚上。 四、医疗领域创业从搜索到人工智能,从人工智能到医护,为什么会选择这条路? 其实还是有一些情怀在里面,我是学计算机出身的,又在互联网公司工作,我一直有一个理想:不论技术多牛逼,一定要对人的生活产生正向的意识,这样他才有价值。 举个例子:京东亏了这么多钱,连续16年亏损,最近才盈利;但是它的价值在于能让用户买东西变得放心,变得更快。这个价值是以前没有的:它在全国两千多个自建仓储,互联网提升的规模化效应,同时提升效率,这才是它的价值所在。 不论是技术还是网络效应,一定要跟人的生活相关。 我的合伙人是阿里出来的,我们是北大计算机系的同学。当时我们在探讨的时候觉得:只有O2O这种技术跟产业的结合才有价值。哪怕今天很多人工智能的产品,其实也在和线下物联网结合,跟线下的产业结合。当时我们有两个判断: 线上的流量在枯竭,你已经没有办法在线上弄到更多的流量,所以你一定要学会去挖掘更深层次的流量。 现有的产业里面有很多东西可以做,而且有非常大的价值。因为我们的家庭原因,我们特别想在医疗领域做点东西。 当时我们一筹莫展,怎么去组建一个线下团队? 挖人! 我们去各种公司挖人,地推的销售人员,线下的服务人员,医疗从业人员,都是我们一个个挖过来的。 我在创业的一年半里带了三个团队:产品团队、运营团队和市场团队,强迫自己快速学习这个行业,不停的和行业中各种各样的人交流。 赵帅代表优护家路演 我们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首先要搞明白目的是什么,无论在创业公司还是大公司。以前在大公司的时候, 我们做事就是:老大做要做,我们跟着做了,也不问为什么。创业之后,我自己带销售市场团队, 我们必须要找到根本的目的:这个事情对你现在的业务有什么正向的帮助?当你创业的时候,你选择跟谁合作,在哪个渠道投放的时候,你唯一能依赖的就是这个目标。 五、对话1. To B与To C产品经理作为一个产品经理而言,如果总是想着用户体验,或者纠结与一些像素点、功能和交互上,是没办法把产品做好的。最重要的是逻辑理清楚,不停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能把用户的产品路径画清晰。 产品经理有一个普遍的问题:对于用户的产品路径没有认识。 不知道一个产品为什么会有四个菜单,不知道用户在一个产品里是如何使用的。1-3岁,3-5岁的很多产品都不会去看一个产品路径。 产品路径其实就是一个流量的路径。To C的产品重要的是解决流量的问题:如何引导用户用你的产品,如何让用户更好在产品里流动?而To B的产品解决的是用户角色的问题,是具体的机构内部的业务问题。两者之间的利益点是不一样的。 举个例子:ERP虽然是To B的,但是它的使用者有很多,员工、财务、人力都会用,它需要去解决这些人的问题。业务相关的问题在路径上是固定的,录入账单本来就得这么五步,靠优化体验是不能把五步变成四步的,所以你得为这个角色把路径捋清楚。 但是很多产品经理是有多重角色的:管理员角色、B端角色、C端角色。 作为整体操盘手而言,更关键的是考虑清楚是谁引导谁:流量是B端带C端,还是C端带B端? 举个例子:春雨医生是先有医生才有患者,患者在平台上最关键的是找医生;而不是先有患者,后面你给他一个健康资讯。 2. 与人工智能有关如果给人工智能加很多特殊属性词的话,比如技术、算法、场景、数据、人才等,我认为场景是最重要的。 今天的人工智能,其实是因为深度学习算法的推动才有这么多可想象空间。小冰有聊天这个场景,所以现在还有很多人在用。 如果一个人工智能产品如果要有价值,必须解决一个核心问题:场景。 亚马逊的Echo、Google的Google Home。它们其实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但是有两个东西:语音式的人机交互和智能家居。 你不可能跟一个音箱聊天,但是你可以对音箱发出指令: 音量调小一点,灯光调暗一点。 语音定义了你说出来的话是带有目的性的(打开、关闭),智能家居的属性定义了你的词汇是有一层限制的(比如特定的名字:电视、空调,特定的指令:开关、升高、降低),这样它识别起来会非常准确。 而当这两个属性加上场景的限制后,产品经理要做的事情就可以变得有限:如何在这个场景上提升体验,把效率提升?把交互过程变得更自然? 人工智能最大的价值在哪?它最大的价值在于:如何提升效率? 我觉得效率是一个过程:一个人工智能产品能够帮你提升效率的时候,真正的人可以把精力放在更多更高级、更个性化的事情上。 人工智能分很多种,是突出个人业务还是机构业务,是解决存量问题还是解决增量问题? 人工智能一定有它核心的商业利益,没有商业利益没人做。 3. 百度的布局与腾讯的野心百度的商业模式是这样:百度有大量C端用户各种各样的行为数据,而基于行为数据后出了一系列的产品,比如数据管理平台。然后去做广告系统,用广告系统拉广告进来为效果点击付费,这是它的商业模式。 但是百度现在的问题是:所有互联网公司的流量在枯竭,线上流量已经不能再大了。 百度有5亿的用户数据,市值在515亿就不动了;这时候百度就要扩展它的场景。以前只能在线上流量场景,现在需要在线下的流量场景。 但是因为它在线下布局不成功,拿不到线下的流量。所以他们换了策略:把现有的用户做深。 以前只能在一个人身上赚一块钱,现在能不能在一个人身上挣五块钱?如果营收能上来,想象空间又变大了。 半年前我就觉得百度的度秘应该是这样做的,后来果然是这样:做一个操作系统,作为一个聊天或者任务机制最底层的兜底,嵌入到海尔、小鱼在家等各种智能硬件里面去。 物联网其实是下一个入口,但首先需要解决的是智能交互问题。 百度自己做不了硬件,那把软件部分嵌入到硬件去,通过这种方式拓展自己的场景。 百度无人驾驶就是这样(百度无人驾驶已经开源),和它做搜索一摸一样:其他网站做信息作内容,把信息检索的事给百度,打广告的事也交给百度——这是百度最擅长的事。 百度是希望通过人工智能让广告业务变得更加立体。 (编辑:ASP站长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