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设计方法论」是纸上谈兵,别过度神化?(3)
因为我并不怎么玩站酷,所以下载这个 App 之后,我在想从哪个方面切入分析。巧合的是我在 App Store 下载的过程中,看到了站酷 App 的标签为社交。所以我的第一个思路就以此为源头,结合「设计平台」这个属性去分析站酷,将其定义为设计交流平台。 之后我进入首页,看到顶部的导航栏的切换很诡异。除了左边的「搜索」和右边的「更多」,中间还有个 Tab 的切换。第二排还有个标签按钮,功能类似于筛选。使用之后我很疑惑,重复操作了几次才知道具体的使用方法,这样的设计在逻辑上是有明显缺陷的。 说明产品在架构方面能够梳理的比较清晰,但是在实际设计方面没做到合理,是一个典型的产品模型与用户心理模型不符的表现。 而视觉上也明显浪费了顶部的这块「黄金地段」。所以这部分也可以作为重设计的基点。 之后我进入第二个页面,从功能上来说,无论是「生活圈」和「附近的人」,都是将功能社交化。其它我也就不继续阐述了,基本将这个重设计的产品方向定位为:设计师交流平台,主要目的是促进设计师(用户)之间的交流。 2. 通过功能了解这个产品用什么方案来解决用户的问题 得出这个结论后,我分别参考了设计类产品和社交类产品,希望将功能做一个整合。当中包括 Behance、Dribbble、微信、微博、豆瓣、ins、Facebook 等各类产品。 当时我想到 Facebook 和豆瓣的小组模式,可以通过关于一组作品或一个设计种类来促进设计师建立小组的兴趣式交流,以及 ins 首页作品展示流,包括通过设计师兴趣分组,将高级与初级设计师也做分类等等。 具体就不做撰述了,这里就给各位一个思路,通过类似的方法设计一种方案来解决上面得出的产品设计目标。 3. 最后通过多个产品的分析对比,总结这样的做法如何 最后,你可以将你设计的功能,做一个输出。然后将其梳理过的其他产品功能做一个陈列,与别人一起探讨你的设计思路,对比当中的优劣,以及具体解决了什么问题。 要是工作中,就可以通过数据比对前后的设计方案哪个效果更好。效果的具体指标就是你自己当初列下目标是否得以兑现。 以上分析并不严谨,纯粹给各位一个思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当中涉及的点包括:需求分析、场景分析、竞品分析、数据指标,以及具体的设计方案。更细的做法,平时要慢慢积累,通过工作实践,书籍阅读,不断总结。而这,才是所谓「方法论」的真正用法,仅此而已。 小结这个月感受颇深,结尾想多说几句,希望各位不要嫌我啰嗦。 每次发文,我都在尽量克制自己内心的欲望。奢望我的文章在包含略微干货的同时还能抒发自己内心的一丝情感。所以写文对我来说更多的是对于自我的反思,而不是传业授道。 除去在各平台解答问题的散字,仅算上已发过的文章,以及写给自己看的书评、影评,保底估算这一年多来写了有 40W 字。而深有感触的是,一路走来,从起初的低质量内容到现在算不上出彩的文笔,充其量只是让我看到了自己成长的路径罢了。 虽然我基本不主动看别人写的文章,但我一直尊重他人的输出成果,不会对其做任何主观论断。因为我相信,即使内容上对我没什么帮助,但是笔者的思考过程,也值得学习。 与我而言:所有设计师的头衔都应该只是 —— 设计师。(仔细品味) 欢迎关注译者的微信公众号:「呆呆U理」 (编辑:ASP站长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