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部分区块链项目会死掉?
【新品产上线啦】51CTO播客,随时随地,碎片化学习
区块链的寒冬又来了,又有媒体开始喊区块链已死。 伴随着加密资产价格的萎缩,大家更多的开始质疑区块链是不是空中楼阁,会不会如同过去的技术泡沫一样昙花一现。 面对市场低潮,V神安慰大家说:币价起伏无需在意,不过是亿万富豪间的博弈游戏。 为什么币价起伏无需在意? 正如 Alpha Wallet CTO 张韡武所说,“我们现在面临的情况是技术发展的周期大于投资情绪的周期。历史上看,从比特币到以太坊,一次重大技术发展花了七八年,其间投资情绪已经冷热了三轮,周期是一比三”。
过去一年,对区块链的期望过高,以及热钱的涌入,推高了大家对区块链技术成熟和落地的期待值。然而技术的成熟有自己的周期,区块链的变革是跟互联网一样由“技术引起的商业模式变革”,不是像团购这样的“商业模式引起的技术变革”,所以它的行业发展必须被技术成熟的周期所制约。 什么叫真正的价值投资?投资人如果投资公链想要成功,不应该关心大家是不是都投了这个那个公链,而是去了解这个公链平台所要走的技术路线还有多远。 真正的价值投资者不是傻子,而是真正能够跨越投资情绪周期的人。 为什么区块链落地这么难? 从两个维度来看这个事情: 第一个维度,去中心化的区块链平台(尤其是公链)要想真正落地,需要经历诸多考验: 不像 facebook 这样的中心化平台,上来都有明确的功能,去中心化的产品往往是一个半成品,连明确的用户场景都没有,就像比特币,白皮书里面写的是点到点的现金系统,最后解决的最大的问题却是价值存储的问题,你想解决的问题,可能不一定是你最终真正落地的场景。 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平台(尤其是公链)要想真正落地,需要经历两大考验:
大家都知道,在所有的互联网产品里面,做平台是最难的。打造一个去中心化的平台,难度是中心化平台的二次方,而中间又有大量的不确定因素。 大量项目基本都通不过第一个考验,想想现在有开发者社区的项目能有几个? 这就能淘汰 99.9% 的公链。 第二个考验更难,这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直白点说就是靠命!牛逼如 Vitalik, 以太坊白皮书设计了十几类应用场景,四年过去了,目前跑通的就一个 ERC20,其他的还在探索。 第二个维度,区块链的变革是跟互联网一样的“技术引起的商业模式变革”。 正如我在《Coinbase的十年绝密计划》所说,互联网的发展 经历了 “概念 – 技术 – 商业模式 – 产品 – 运营”等阶段,互联网的概念阶段就是“.com”泡沫阶段,把公司名字改个名都能成为互联网概念股。后来是进入技术驱动的阶段,能写网页做网站的都是顶尖人才;后来又发展到商业模式竞争时代,出现了大量的平台竞争;到后来则是产品驱动来抢用户;如今已经进入运营驱动拼效率的时代。 区块链的发展也会符合这样一个发展路径,如今还处于技术驱动时代的开端。写个白皮书就能融资的阶段已经快结束了,没有区块链技术储备的公司将会在下个阶段被淘汰,而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红利。 互联网从概念到真正落地千家万户花了几十年的时间,而区块链要真正地落地,技术发展的周期不可避免要几年的时间,再到应用落地,也还需要几年的时间,能熬到至少 3 – 5 年的区块链项目能有多少个呢? 接下来,我们探讨一个重要的问题:
我们生活在了互联网时代的后期,以至于我们都相信技术一定要解决具体的商业问题。 但是如果你问一个1989年的人他们需要什么样的东西来改善他们的生活,他们是不可能说“一个用超文本协议链接起来的去中心网络”。(Farmer&Farmer) 从这个角度,“技术推动社会变革”是对的,商业模式是结果不是原因。张韡武举了一个例子,“比如因特网把所有结点连接起来,这个项目是什么商业模式,其设计者开始并没有打算。比如HTML技术产生也没有商业模式。比如高速因特网不是为了 SalesForce 建立的,但是有了它 SalesForce 才能建立自己的商业模式。又比如如果没有开源运动,单纯用收服务费的思路是不可能产生比特币的。” 当然,也有一个圈子认为商业订购技术。比如快速结帐需要 POS机,POS 机应声而出,带来 IBM 的发轫。二战时要算弹道抛物线,带来计算机的诞生。社会经济发展来自新的商业模式,新的商业模式带来技术发展。IBM 做 Hyperledger 也是这样思考的:一个商业问题等于一个技术方案,解决商业问题,技术方案就有价值。 在我看来,两种说法都是对的。不同阶段,需要做不同的思考,在技术驱动阶段,基础设施更重要,在产品和模式驱动阶段,商业模式更重要。 当然更残酷的现实是,即使你走在了正确的路上,你依然会死。更何况很多项目,既没有技术,又没有商业模式。 为什么依然可以相信区块链? 很残酷的说,大部分目前的区块链项目都会成为垫脚石,但是为什么你依然要相信区块链? 还是从两个维度来说:
(编辑:ASP站长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