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搜索框的体验更好?我总结了这些设计套路!(7)
输入完成匹配:仅在输入完成后,点击「搜索」按钮时,才开始进行搜索、匹配,直接展示搜索结果。这种方式省去了对输入过程实时分析、引导的过程,适用于对搜索功能要求不高的情况。 △ 即时搜索与输入完成匹配 目前很多App采用组合方式:输入过程关键词联想+输入完成执行搜索。 这是一个很讨巧的组合。既对用户提供了必要的帮助和引导,又减少了请求次数,避免出现等待加载的状况。 7. 关键词联想 关键词到底有什么作用?简单来说是:联想、匹配、引导、纠正。展开来说,有四个作用:
关键词的展示形式比较灵活。最简单的是根据输入词,直接展示联想的关键词(如今日头条),但因为页面空间有限,被键盘遮盖后只能露出几条,于是大家又发明了二级标签。它伴随关键词一起出现,提供更多相关的入口。 如下图,搜索「niu rou」,推荐关键词「牛肉」,后面跟着 3 个小标签「风干」「手撕」「张飞」,这 3 个关键词都是对「牛肉」的再次联想。点击整栏,执行搜索「牛肉」;点击二级标签(如“张飞”),执行搜索「牛肉张飞」。需要注意的是,二级标签的操作区域很小,对于操作精准度要求高,数量不能超过 3 个。 △ 今日头条直接展示联想词、京东采用二级关键词标签 有时系统推荐的关键词不够精确,用户需在后面输入其它内容。但无论是关键词,还是二级标签,点击后都直接执行搜索,这就需要用户在搜索结果页再去激活搜索框,继续完善搜索词,中断了搜索过程。YouTube、Facebook、亚马逊、淘宝等采用了「向上补全」功能,点击关键词或二级标签,执行搜索,点击向上补全icon,会将关键词补全到搜索框中。 △ 淘宝的向上补全功能 (编辑:ASP站长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