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ASP站长网(Aspzz.Cn)-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热搜: 手机 数据 公司
当前位置: 首页 > 运营中心 > 建站资源 > 优化 > 正文

【2018慢性病与信息大会】众安在线李宁:过去五年 健康保险保额增长率超GDP(2)

发布时间:2018-04-29 03:03 所属栏目:21 来源:站长网
导读:百万医疗这款产品之所以可以做到性价比非常高,关键点是它设置了一万的免赔额,我们在跟客户互动的过程中有时候客户会不理解为什么一万块钱以下要我自己掏,能不能把一万的免赔降下来。从保险专业的角度来说,我们

百万医疗这款产品之所以可以做到性价比非常高,关键点是它设置了一万的免赔额,我们在跟客户互动的过程中有时候客户会不理解为什么一万块钱以下要我自己掏,能不能把一万的免赔降下来。从保险专业的角度来说,我们认为这样的设计对C端的用户、对客户来说是最有利的,因为大家想如果医疗费用只是一些头疼脑热、感冒发烧去医院看病,如果花销是一万块钱以下,哪个家庭的经济不能负担呢?坦白讲一万块钱的医疗费对于家庭经济并不是沉重的负担,我们无法承受的是比如说因为癌症或者一些严重疾病导致的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医疗费用是我们普通家庭不容易承受的,这部分恰恰是保险要保障的部分。所以我们设置这个一万免赔,因为从精算病价的角度来说,对医疗费开销不高的病种发生的概率是比较高的,我们把这一万块钱的免赔额一设计就把这部分的理赔刨除在外,这样大大降低保险公司的成本,让我们把钱花在刀刃上,用小成本翘动高保障。这款产品之所以爆红是因为回归保障本质、贴合需求的产品设计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它是通过互联网的方式传播的,也是由互联网公司经营,所以在传统经营来讲成本相对低,这也是它能够把性价比做到惊人程度的原因。

说到这个产品的时候,昨天在听我们论坛的时候也是有一点触动到我,昨天很多位专家都在分享我们大会的主题是慢性病,但是我们在实践当中遇到的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大家的健康管理的理念不强,都是等我得了很严重的病以后到医院就医,而不是防患于未然,在我还没有得病的时候就改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去预防。这一点我们蛮有感触,为什么呢?前一段时间大概在2月份有一篇文章刷爆了朋友圈,叫做流感下的北京中年,那篇文章是真实案例,描述了怎么样从小的感冒引发更严重的情况,到ICU到短短时间内人就离开人世了。我们健康险这边负责运营的小伙伴非常敏感,在这篇文章刷爆朋友圈之后做了一个动作,把百万医疗产品宣传海报上加了一行字,说报销范围涵盖ICU。这就导致在那篇文章刷爆朋友圈的时间里,我们这个产品的销售迎来了小高峰。因为那篇文章写的很贴近大家的生活,从那篇文章大家意识到原来一个小小的感冒也有可能导致进ICU,原来进ICU一天的费用是一万到两万。大家有了这样的意识,就会主动寻找和购买这样的产品覆盖自己的风险,我们也体会到关于大家的健康意识或者叫保险意识也好它的培养或者它的养成是需要时间的,是需要契机的。

我们刚刚谈到,现在消费的主力在逐渐变成90后,我们对90后的人群做了一些特征的分析和研究,其中有一个我们就发现90后这个人群会关注一些微养生的话题,就是以前我们一直都觉得一谈到养生、保健都是我们的父母、老年人他们才会去关注的一些,但是我们会发现90后的一个群体他们有一个特征是他们会关注微养生,所以我觉得从这里面也可以看到随着人群的变迁和意识的成熟和培养,不管是健康管理还是保险也好未来都是大有希望的。

刚刚我们谈到的是在互联网出现之后一个新产品的出现,在这里面谈到的是第二点,一个可保人群的扩展,这个也是跟我们这次大会主题最相关的,就是对于慢性病人群的管理。其实传统的保险公司坦白讲面对慢病这样庞大人群和庞大的医疗市场,坦白讲在过去的时候保险公司涉足的比较少,是保险公司看不到这样一个巨大的市场吗?并不是,而是因为这里面有一些原因,其中一个原因是因为这些慢病人群不同于健康人群。比如说在保险行业里面在精算定价的时候,用的基础定价表格是保险协会和医师协会联合发布的一个集中率发病表,在那个表里面可以看到对于一个健康人群来说每年的发病率是万分之几这样的级别。对于慢病人群来说,已经确认是糖尿病的人群,他最终出现并发症的概率高达60、70%,这完全不在一个量级上的数字,对于慢病人群知道在医疗费用里面有相当大一部分是由慢病的人消耗掉了,这个沉重的医疗费用不是保险公司可以承受的。

另外一个原因是慢病涉及到很多的管理、随访、跟踪、预防、涉及到很多这样的行为,但是对于保险公司而言,对于这些行为的介入是非常有限的,换句话说对于前面比如说这个人从健康到生病到治疗所有的这些环节都是在客户和医院之间发生的,保险公司是没有任何影响力和干预的能力的,只能到最后帐单出来以后买个单,对于保险公司而言它在经营上是面临很多风险的。基于这两个原因,传统保险对于这块的涉足是比较少的,但是随着我们互联网和新的科技的出现这种情况慢慢发生改变。

我从国外的案例讲起,这个案例叫做Clover-Health,是美国的公司,2014年成立,但是这个公司成立了硅谷地区的独角兽公司,这家公司是做什么的呢?专门做65岁以上老人的慢病的健康保障,为什么选择这样一个切入点呢?是因为这个公司的创始人认为说,像癌症这种疾病致病机制医学界没有统一的认识和说法,但是像糖尿病和高血压这样一些病的诱因和致病因素相对而言比较成熟,我从这个领域切入,我去控制医疗费用和空间是比较大的,所以选择这个领域来切入。做的方式并不复杂,就是用了大数据分析的技术。它输入的数据是非常多维的,既包括了一些基本的信息,比如说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这样一些基本信息,也包括这个病人的电子病历,也包括他在医疗的诊疗记录和在医院的化验和影像学的基础,包括还参照了公共的健康卫生数据,就是数据的来源是非常多维的,在把这些多维的数据获取之后会进入到一个数据仓库,会用SQL大数据等常用的语言去建模,然后基于这些数据去预计和分析特定人群得并发症或者病情进展的预测。打个比方,有糖尿病的老人觉得视力浑浊,有时候觉得是年龄大了所以看不清楚,其实这有可能是糖尿病的先兆,这时候就要提醒他及时去就医,阻止并发症的发生。

Clover-Health自己公布的数据,通过这样大数据分析的技术使得对于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控制率翻了一倍,对于血压控制率我印象中提升了40%,效果非常明显。当他通过提前的预防和干预把医疗费用控制下来,保险公司的利润就出来了,这是这家公司到目前为止在慢病里面做的比较成功的国外的案例。

说到这里我想说既然在美国出现了好的案例,我们是不是可以借鉴和模仿到中国来这么去做,我的答案可能暂时是否定的,为什么?因为我们会发现其实这个案例之所以成功背后是有一些前提条件的,我们可以看这个图,首先说它有一个多维数据的输入,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数据里面有相当一部分数据其实是来自于医院的,但是以中国的环境来说,一个商业保险公司想要获取这样的数据是比较难的。另外一个问题是,当我获取了数据预警到危险,需要相关的医疗机构去干预,这个在中国目前来说也是面临着医疗资源匮乏、跟踪不及时、人员分配面临一些困难,其实这个案例在中国我们是觉得不能简单地模仿的。

(编辑:ASP站长网)

网友评论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