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揭秘!微软正在海里搞的最新黑科技
传说海洋里蕴藏着神秘力量 例如海绵宝宝、派大星 还有暑假期间电影院里露面的巨齿鲨…… 究竟这些神秘力量是否存在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一下 选择一处宝地,带齐装备 从海面开始下潜,看看都能找到什么? 漂亮的珊瑚、长相怪异但非常好吃的海鲜…… 不过说好的海绵宝宝呢? 已经到海底了却也不见踪影 不过前方貌似是个很大的人工建筑 莫非海绵宝宝藏在那里? 我们已经在这个「大家伙」上设置了两个直播摄像头 近距离观察,这是个很大的金属圆柱体 而且,圆柱体上还印有「田牌」商标?!! 你好小娜,帮我看看前面那个大家伙到底是什么? Cortana:这是微软创新突破,微软海底数据中心。 微软Natick项目,来Pick一下吧 1850年,世界上第一条海底通讯电缆在英吉利海峡铺设。168年后的今天,微软把数据中心也搬到海底去了。Natick是微软的一种尝试,目前已进展到第二阶段。通过该项目,微软利用潜艇技术与海洋能源的领导者合作,开发自给自足的新型水下数据中心,从而为沿海城市提供闪电般快速的云服务。而近日微软的海底数据中心已经正式在苏格兰奥克尼群岛附近的海底负载试运行。 每个这样的数据中心都是标准的12.2米长,内径2.8米的金属圆柱体,可提供与40英尺ISO集装箱相等的容积。其中可安置12个机架,共装备864台标准的微软数据中心服务器和27.6PB磁盘存储容量。根据设计,这种数据中心从工厂发货到最终上线可在90天内完成,并且在无需维护的情况下可正常运行最长5年! 感觉很炫酷,满满的黑科技 不过,为什么要把数据中心泡在海里呢? 1、从更近的位置为用户服务 上网,看视频,下载……谁也不会嫌自己网速太快,恐怕每个人都希望能更快。而地球那么大,缩短物理距离,已经成为一种提高网速的重要做法。 据统计,全世界有50%的人口居住在距离海岸120英里(193公里)的区域内。所以如果直接把数据中心部署到海岸边呢?就可以直接覆盖最集中的人口,提供更流畅的访问!这个思路挺棒吧。 2、节能减排 大型数据中心非常耗电,这一点很多人都知道。但其实传统数据中心里耗电最大的并非服务器,而是空调等冷却设备!所以很多科技公司在数据中心选址方面就很纠结:或者选择年均气温较低的高纬度地区,利用自然条件降温;或选择距水电站、风电站、光伏电站等廉价新能源发电站较近的地区,降低自己的能耗成本。但这些地区往往人口密度并不高! 那么将数据中心泡在海水里呢?水冷降温,高效快捷环保方便,问题解决啦!同时这种数据中心还能更好地利用潮汐能和海浪能量之类的新能源,环保程度再上新高! 3、更快速的部署和上线 传统数据中心的建设别提多麻烦了,选址、盖楼、部署、调试、上线……这一系列流程走下来,周期通常要用「年」来计算。现在技术进步和用户需求变化那么快,谁能耗得起? Natick项目的思路则非常灵活。整个数据中心就像一个集装箱,在工厂里安装好所有必要的设备,然后运输到海岸边,沉入预设位置,接通网络和供电,拆箱即用。从生产到上线一般90天内就能搞定。而这还是需要等工厂生产所需的时间。如果有现货,直接发货、运输并部署,速度还能进一步提高! 4、更完善的基础设施布局 数据中心是互联网的骨干,也是云计算的底层基础。目前已经有很多人充分利用云计算的规模经济来安全地存储和处理数据,训练机器学习模型并运行人工智能算法。随着企业越来越多地把网络和计算需求转向云端,智能手机、机器人等各种智能设备进入人们的生活,整个计算行业对数据中心资源的需求正在呈指数级增长。 而Natick项目为业界提供了一种全新思路:可以快速部署的数据中心,能尽可能广泛地覆盖更多用户,并且更为节能环保。借此在人口密集区域周边运营集装箱式的海底数据中心,为全世界提供更便利、更经济、更快速、同时对环境更友好的云计算服务。好多头疼的问题就这么迎刃而解了! 微软的海底数据中心概念最早于2014年7月启动,随后仅用12个月便完成了概念原型机的制作,并在美国加州附近平静的浅水区完成了部署。105天的平稳运行在可行性上验证了海底数据中心的设想。而目前进行的第二阶段实验重点在于研究这一概念在物流、环境和经济方面是否切实可行。 但这不免让人还会有些疑问。例如:这样的数据中心本身会对环境,尤其是海航和周围的生物产生什么影响?维护工作该如何解决,毕竟会潜水还懂IT硬件维护的人可能并不多!这个项目真的能完全采用可再生能源吗?…… 相关阅读: Nice!谷歌购买10年风能为数据中心供电 英特尔前总裁再创业:用ARM构架生产数据中心芯片 云计算用户需求促使美国数据中心的租赁量创下历史新高 (编辑:ASP站长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