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的“隐形压力”(3)
反观UGC本身,荔枝的内容形式亦存在诸多挑战。音频直播不露脸,声音是他们获取粉丝的关键钥匙, 但音频内容的粉丝都很“挑食”,一种声音能否打动用户?一类话题能否吸引听众?这些指标都存在极大不确定性。 显然,用户能否成为主笔的粉丝,讲求的是一个“缘分”。 玩笑归玩笑,音频UGC的难题在于粉丝关系的早期建立。不同内容风格吸引不同用户,不同运营手段沉淀不同粉丝,这需要荔枝和创作者共同探索内容创作及分发形式。 同时,荔枝也不能忽视UGC引发的内容监管,例如ASMR、软色情等内容,而荔枝此前已经有App下架整改的前车之鉴,其要更加重视对UGC的把控和自清理。 粉丝获取、内容监管,荔枝的难题正传导到用户端与平台端。 在用户层面,据荔枝招股书显示,平台60%用户是在1990-2000年出生,他们多为学生,或初入社会的职场小白。 由于收听场景的限制,小圈层是音频平台的常态,但对荔枝而言,撕掉PGC名人效应的标签,UGC锁定的用户范围要再打折扣。 圈层小不是错,圈层小也意味着用户更为忠诚。但对即将上市的荔枝而言,其在发展速度和商业化维度会面临更多压力,而荔枝必须冲破小圈层生意的桎梏。 用户圈层的难题背后,荔枝自身也有短板要补。 平台层面,荔枝也暗藏“刷量”玄机。在荔枝QQ交流群里,一位商家向地歌网表示,自己可以为主播“上人气”(直播观看数),而人气越高的主播,获得的推荐位更优质。 在深入交流后,这位商家向地歌网记者展示了价格表,500人气的包月价为120元,30000人气的价格为1320元,一次性收费,开播场数不限制。 商家向地歌网展示的价格表 对于曾经“上人气”的优异战绩,这位商家向记者表示,“过千万荔枝,粉丝几万到几十万的主播”,都是他的服务对象。 “刷量”商家钻了平台的空子。对荔枝而言,上市敲钟的日子越来越近,在面对二级市场的资本挑战之前,平台要“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加强对刷量、不良内容等的监管。 显然,荔枝上市道路的隐形压力可不少。 不可否认,荔枝通过UGC与直播内容沉淀了忠诚用户,其行业领先的用户使用时长便是最好例证。这所谓的“1000铁粉”是荔枝取得如今战绩的基石所在。 但回归现实,荔枝不能“小富即安”,“1000铁粉”的积累只是阶段性目标。成功上市之后,荔枝在内容创新、商业化和用户圈层拓展上,都要拿出冲刺决心,和目前的小众二次元平台B站类似,1000铁粉之上再攀高峰已是必然选择。 因此,IPO之后,荔枝如何成为一个“攀登者”? 攀登者 对于IPO之后的发展,荔枝在招股书中表示,此次上市所募资金将主要用于AI技术研发、产品创新及海外市场拓展。 看来,荔枝已在心中大致描摹出发展蓝图。 首先,在AI技术层面,对荔枝这类UGC平台而言,内容触达用户一方面考验内容本身的吸引力,一方面也考验平台的内容分发形式。 如今,随着算法推荐的普及,内容平台都加载了AI兴趣推送能力,尤其对于荔枝这类依靠音频UGC获取粉丝的平台,算法技术显得更为重要。 但这条山路同样险要。 技术研发意味着更大的资金投入和人才储备。据荔枝招股书显示,其2019年前三季度的研发费用1.057亿元,占营业费用的比重约为33%。荔枝还得在研发维度继续加码。 同时,优秀的AI算法背后,反映的一家平台的数据算力和关键词匹配精确度等“硬实力”,以及其在内容和用户规模上的积累。 显然,技术突破有着“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力。 其次,在海外市场层面,荔枝已于今年7月在中东、北非等地上线了海外音频直播平台“Sugar Chat”。显然,随着国内存量市场的红利见顶,各类平台都开始掘金增量蛋糕,包括海外市场、下沉市场和95后市场等。 进军海外的想法固然正确,但市场竞争愈演愈烈,荔枝想吃到这块蛋糕并不容易。以音频赛道为例,喜马拉雅已在今年2月收购了海外播客平台Himalaya Media。 以TikTok为例,其在海外的成功兼具了本土化运营、资本和算法技术等诸多因素。这对荔枝的启示在于,海外市场的较量不仅局限于产品与内容本身,更是一场综合实力的大比武。 同时,这对荔枝创新产品一样适用。 产品创新的道路上,荔枝一直在行动。今年10月,荔枝与神手科技手游“一恋永恒”达成内容定制合作;此外,荔枝还与小度音箱达成合作,后者将上线荔枝的音频内容。 游戏联运、软硬件结合的AIoT,这对于荔枝而言都是理想的战略方向,而包括正在尝试的内容付费业务,也会是荔枝商业化的可选项。 不过,荔枝的创新道路也同样艰险。 如前所述,荔枝有着一批忠实的铁粉用户,但在商业化与产品扩张的脚步下,“1000铁粉”也会成为荔枝发展的关键命门,他面对的,正是小众平台扩张与老用户流失的互搏悖论。 当然,荔枝也可通过建立产品矩阵,拓展更多内容形式和新用户,但在存量市场红利消失的当下,新App的用户获取与沉淀,将是更难以攻陷的一片阵地。 产品创新是个大梦,荔枝要慢慢实现。 由此可见,上市之后,摆在荔枝面前的仍然是一道险峰,这考验着荔枝在资本、管理等诸多方面的综合实力,这也将是挑战平台发展的隐形压力。 六年生日已过,荔枝需要改变,冲破所谓内容形式与用户规模的隐形压力,强化产品、技术的战略前进步伐,让隐形压力真正转化为荔枝的“显性实力”。 (编辑:ASP站长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