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路口的水滴筹:香饽饽成烫手山芋(3)
众筹平台是完全依赖于用户的平台,一切的起点都是病人的需要和大众的捐款,而这两点都离不开信任二字。没有信任的共识,也就不会有众多用户的参与,更遑论众筹平台的蓬勃发展。但今天众多难解的弊病和多次风波都在消耗着社会的善意与耐心。 审核困难是众筹平台面临的最大问题,抛开地推团队,众筹平台面对的是数以百万计的求助对象和无法保证的资金流向,这个问题无法解决,也就意味着今天的信任危机事件仍无法杜绝。 信任危机是众筹平台面对的一个难题,而盈利问题是整个行业在商业化道路上的又一个坎。众筹平台以公益起步,最终也在将流量引到保险业务上进行变现,但这样的变现模式在水滴筹完全免费甚至还要提供微信提现费用的基础上,入不敷出就成了现实情况,而平台也将承受更大的压力。 目前整个众筹行业都处在亏损之中,平台离盈利遥遥无期,同时众筹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平台方也必将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这也影响着众筹平台的商业化发展。 难以盈利就意味着企业的发展受限,没有足够的资金作为支撑,众筹平台的每一步都会走的无比艰难。 公益与商业化是众筹平台面前的一台天平,如何平衡两者关系是平台能否平稳走下去的关键所在,但今天的众筹平台面对的不仅是两者的平衡问题,还有商业和公益自身的发展问题,众多挑战夹击之下,水滴筹们走入了一段不见尽头的暗夜。 从罗一笑到扫楼,水滴筹的是与非 水滴筹,今天的扫楼风波仍在发酵,各类社交平台上批评声依然在不断放大。人民日报的评论:“别让好人寒心”。 商业化公司寻求利益是无可厚非之事,但对于水滴筹这样兼有公益性质的公司来说,在享受社会爱心带来利益的同时,要将社会效益放置在首要位置上,寻求双赢。 扫楼风波之后,水滴筹回应称,自即刻起,线下服务团队全面暂停服务。整顿彻查类似违规行为,组织重新回炉学习,再次加强平台纪律培训和提升服务规范,培训通过后方可重新提供服务。绩效考核方式也将由服务患者为主改为最终过审通过率为依据。 问题依然摆在我们的面前,流于形式的审核,让人费解的扫楼都是水滴筹监管漏洞所结出的恶果。但三年时间,以水滴筹为首的众筹平台,也在大病救助上发挥了它应有的作用,整个众筹也依然是服务于民众的体系。 从罗一笑到扫楼,问题应当被正视,但改进仍然需要时间。行业乱象之中,规范审核流程,平衡好商业化与公益的天平是众筹平台的当务之急,而加强对行业的监管,制定相关行业规范亦是关键。 水滴不水,善意不被消费,众筹平台和需要救助的患者才会一同赢得生机。 文/刘旷公众号,ID:liukuang110 (编辑:ASP站长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