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元化的在线音乐:开山挖矿VS蓄水养鱼(3)
典型的就是音乐传播模式的重构上,不同于腾讯音乐,网易云音乐通过社区的形式沉淀高粘性的“关系链”,收获了大批活跃的年轻创作者和年轻用户,然后为音乐人和用户建立基于音乐本身的连接,借助乐评、点赞等用户反馈帮助音乐人进行创作,同时优秀的音乐作品和丰富的UGC内容生态,又让音乐社区持续繁荣,进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生态体系。 可以佐证的一组数据是:网易云音乐2019年的新增用户中,有85%都是95后年轻人群,95后活跃用户占比已经超过60%。同时在音乐创作者方面,网易云音乐去年底披露的官方数据显示,平台10万入驻原创音乐人中,95后已成主力,占比达39.9%;而00后也已崭露头角,占比达20.4%。 而在水大鱼活的基础上,用户付费也就慢慢水到渠成:用户对于音乐人和音乐的喜爱正逐步转化为购买力。 在会员这一核心商业模式方面,2019年第四季度网易云音乐会员收入同比翻番,此前两个季度,官方也都使用了“快速增长”“增长强劲”这样的字眼来形容会员等付费音乐业务的业绩表现。 同时在用户付费意识的培养上,网易云音乐的支点也在于华晨宇、王一博等新生代歌手和年轻音乐人。 这在数字专辑中体现最为明显。比如华晨宇《好想爱这个世界啊》被定义为专门给抑郁症群体所创作的音乐,透过华晨宇“温暖到极致”的人设和网易云音乐的矩阵内宣发,上线至今销售额突破5800万元,销量突破1960万张,刷新数字单曲全网销量纪录,王一博《无感》则成为全网销量最快破千万的数字单曲,影响力均不逊色。 当然“蓄水养鱼”也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因素:一是网易云音乐如何培养社区的氛围,尤其针对95后、00后等年轻一代的吸引力;二是如何将社区内的活跃用户导流到多元化的产品,拉动网易云音乐多元化的营收模式。 对于第一个问题,网易云音乐动作频频,如去年在新版本中加入了“云村”这样的一级入口,内容模式为陌生人推荐为主的瀑布信息流,尝试让用户进一步丰富从“听”“看”到“互动”的体验。 关于第二个问题,网易云音乐此前的动作仍然比较克制,近两年开始加快脚步,推出了音乐直播产品LOOK直播;旗下多人语音直播产品“声波”测试版也已于去年底上线。 简单来说,年轻用户、音乐人、主播等各方的“关系链”成为网易云音乐的独特护城河,“蓄水养鱼”的策略也在商业化方面被验证,并且不缺少进一步提升变现能力的可能。作为一个更年轻的在线音乐公司,网易云音乐值得行业关注的是,其未来在音乐新场景中的探索节奏和策略,是否能继续帮助其扩大差异化特色。 04 写在最后 做一个对比的话,腾讯音乐和网易云音乐在商业化变现时都选择性瞄准了“社交娱乐”,只是腾讯音乐的重心在于“娱乐”,音乐扮演了驱动消费者进行娱乐化消费的燃料;网易云音乐的核心在于“社交”,以音乐社区的身份撬动年轻用户的认同感和“付费意识”。 看起来相似的商业模式背后,两家已经站在了两个不同的赛道,差异化的趋势将伴随着时间进一步凸显。所谓山有山之乐,水有水之乐,当行业中的两极选择了不同的生存哲学,才是一个行业的看头所在。 (编辑:ASP站长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