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领疫情信息“制高点”的,为何是搜索?(3)
作为需求入口的百度,也主动根据需求进行反向匹配,一面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搜索大数据报告-拒绝野味篇》,一定程度将舆论关注点向野味问题聚焦,同时匹配了“拒绝野味,守护家人健康安全”的温馨提示和一系列知识内容,进行正向引导,成为业界内较早把对野味的科普当做长线宣传信息去影响大众的平台。 搜索引擎的价值“进化论” 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的信息获取、娱乐生活以及线上服务,普遍遵循着注意力经济的逻辑,这导致搜索的话语权一定程度上被分散了。然而,这场疫情掀起的互联网媒体争夺信息和知识入口的战争再次印证,当我们想要主动了解实时更新的信息和知识时,第一选择仍然是搜索。 这说明,如果互联网中的用户习惯可以被称之为一个行为生态,那么搜索则已经融入互联网用户的血液,成为了获取信息的本能。 换言之,搜索的价值其实从未被弱化,而是从互联网工具进化成了互联网基因。 这种基因当然也不仅仅局限于用户层面,甚至也是人工智能的基石。谷歌曾不止一次对外宣称,搜索的最终目标是理解人的“意思”,即人工智能,谢尔盖·布林将此称之为“搜索直接连接大脑”。 而且,搜索积累的用户数据依旧是互联网最有价值的一座金矿。而这座金矿近乎取之不竭,可能会长久地帮助我们分析预测下一次重大事件。早在2008年,谷歌通过汇总分析用户的搜索数据,预测了H1N1在美国的传播,事后证明与美国CDC的官方数据相关性高达97%。 百度虽不曾预测过流感或病毒,可在这次重大疫情中,百度搜索不仅为用户提供了最权威、真实、客观的有效信息,而且疫情期间积累的搜索数据,将对如何优化社会治理体系、如何预防下一次疫情出现等问题产生极大的参考价值。 搜索的价值还渗透到用户的行为引导中。在疫情中,用户主动搜索信息,意味着大多数人会去了解、去分辨、去思考,继而才对信息作出适当判断。虽然“百度辟谣”的专题已经能够很好地帮助大众辨别谣言,但谣言止于智者,善用搜索对比和独立思考才是解决互联网谣言的根本。 抛开疫情这一特殊背景,这个逻辑同样成立。在“投喂”模式的内容分发充斥着用户视线的状态下,搜索俨然变为了获取优质内容的“高级”工具。 在这次疫情防控中,互联网公司所展现出的力量令我们啧啧称奇,无论是信息透明、生活消费还是教育、办公等场景的线上化转移,都以一种更加高效的方式解决了用户在疫情下的难题。不过在获得流量的同时,他们也必然要承担相应的责任,这场硬仗还未结束。 而搜索引擎,一直冲锋在疫情最前线,用在疫情中体现出的重要作用,上演着一场搜索价值的进化。 (编辑:ASP站长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