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ache之道,开源可持续成功的秘籍
方法论在人类的发展历史上是至关重要的,很多组织行为、社会学等科学家都认为三次工业革命的本质人类的组织上的变革,而并不仅仅是技术的进化。而以 Apache 为代表的现代软件工业,是最先进的软件生产方式,其方法论“Apache 之道”才是精华所在。 毫无疑问,开源软件是越来越重要了,那么作为开源软件中重要的中流砥柱的 Apache 软件基金会(ASF)也迎来了 20 周年,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反思一下关于 Apache 的能够如此长盛不衰?以 Apache 之道为原则的社区驱动开放模式尽管遇到了不少的挑战,但是仍然在开源的生态系统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Apache 之道的历史要更为远久一点,该方法论的提出在 24 年前,即该基金会建立之前的原 Apache 小组提出的。该方法论经过时间的证明,是 Apache 成功的一个重要的基础,而且我们认为它对于开源之所以能走到今天是至为重要的。 这么多年下来,Apache 之道尽管修改了不少内容,但它仍然坚持初心:高度的透明性,让所有人可访问的中立的环境中进行社区驱动的协作。 Apache 之道从法律和社会框架两个维度对开源进行了定义,它有助于人们理解是什么让开源变得如此的强大,以及参与开源的过程中的行为方式。本文我们将在基金会的使命的背景下来诠释 Apache 之道: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句一句的来剖析这段宣言: 提供软件的公共产品本节的关键点:
investopedia 站点定义的公共产品的意思是:”一个人可以消费的产品,而不会降低其对另一个人的可用性,并且不会排除任何人。”从字面上来看,似乎我们使用该定义是蛮不错的选择,但是,这其中有一些细微的差别,我们的使命不是生产“公共产品”,而是“为公众利益提供软件”。 若要理解为什么这点差异是如此重要的话,人们必须去思考是什么激励着 Apache 软件基金会去为公众利益而生产软件。 开源软件可以被无限的复制和重用,每一位用户都可以按照自己特定的需要而去更改代码,他们也可以根据需要和其它的软件合起来,他们可以使用自己设计的创新产品和服务,且从中获得切身利益。以上所谈都是可行的,而且也不会影响到其他人对软件的使用。因此,ASF 所生产的软件可以通过许多种不同的方式提供给公众利益。 为了让我们能够完成这部分任务,至关重要的是,我们选择使用法律来保护基金会,即策划了软件的许可证。对于我们来说就是Apache 许可协议版本 2,另外,我们也采用了 入站许可证规定,该规定定义了哪些许可证授权的软件是可以用于 Apache 项目的,该规定可以简略的总结为:
这也就意味着人们完全可以放心,由 Apache 软件基金会的孵化的软件项目,既是公共产品,也是为公众利益。人们可以基于任何目的去使用 Apache 的软件,而且人们并不会对基金会、项目、以及社区有任何的责任。 这里有一个值得重点强调的事情是,有些软件采用了 Apache 许可证,但是没有遵循相应的入站许可规定,这类项目可能会带来 Apache 许可证所没有涵盖到的限制;因此,仔细检查这些项目的许可政策非常重要。这也就是说,如果只是采用了 Apache 许可协议,而不是在基金会所孵化,注意这而二者之间有着显著的差异。 Apache 项目在很多领域里都是成功的,这要归功于我们所遵守的定义非常清晰的许可证规定。这也让下游的用户可以非常清楚的理解那些事情可以做,那些事情是不能做的。Apache 许可的初衷是希望每个人参与开源的机会是均等的,这个开源是广义的开源,不仅限于 Apache 软件项目,也包括其它的开源项目。Apache 的许可证是被允许修改的,但是修改之后的 Apache 协议,就再也不是 Apache 许可证了,也不会得到 Apache 软件基金会的许可或承认。修改之后的许可证是不可以使用 Apache 的名义的,这也是被严格禁止的,因为这会让用户感到困惑,也会损害 Apache 的名誉/品牌。 虽然我们认识到许多方法可以授权软件,无论是开放源代码还是其他方式,但我们断言,只有同时使用我们的许可证(未修改的)和入站许可规定的项目才能真正遵循并遵守 Apache 之道。 虽然 OSD 批准的许可证和相关政策是成功开源生产所必需的,但我们认为还需要补充一些内容。它们为开源的生产提供了法律框架,但它们没有提供社会框架,这就引入了我们所阐述的使命的后半句话:
我们由许多志同道合的独立的个人所组成本章节的关键点:
(编辑:ASP站长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