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鸿蒙OS发布!余承东:随时可替换安卓;方舟编译器将支持混合编译
本文经AI新媒体量子位(公众号ID:QbitAI)授权转载,转载请联系出处。 千呼万唤始出来,华为鸿蒙操作系统,今日正式发布。 英文名HarmonyOS,寓意为和谐。 并不像亿万行代码的安卓那样笨重,鸿蒙OS不止支持手机,可穿戴设备、车辆、音箱等各个平台都可用,大到GB级内存,小到KB级内存,全都灵活支持。 而且,鸿蒙OS是终端OS首次使用分布式架构,能做到低时延、高吞吐、高可靠;实现模块化解耦,可以对应不同设备可弹性部署。 余承东说,鸿蒙OS可以兼容安卓应用,如果安卓无法使用,随时可以启动鸿蒙,但考虑到合作伙伴关系及生态,优先使用谷歌的安卓系统。 并且,余承东表示鸿蒙操作系统将会开源。 此外,关于另一款备受期待的产品方舟编译器,余承东说,这款编译器未来能支持多语言统一编译,C、C++、Java、JS、Kotlin等都能支持,甚至可以混合编译。 AIoT:操作系统的挑战余承东首先宣布了华为5~10年长期战略,即向用户提供全场景全连接的智慧生活服务。余承东现场用了“1+8+N”这个关键词。 所谓1是指智能手机,8是指8个智能设备:PC、平板、智慧屏、车机、耳机、音箱、手表,眼镜。N是更广泛的IoT设备。 然后,余承东现场提出问题: 这样一个万物互联的时代,怎样的OS才能满足需要呢? 余承东说,Android、Linux操作系统内核庞大冗余,总共超过2000万行代码,而我们平时使用的只有8%的代码,这两个系统难以保证不同终端的体验流畅。 而且, 多终端也对设备安全提出了更高的需求。现在终端设备的操作系统非常多,而软件生态和硬件绑定,开发者需要为不同平台开发不同的软件,降低了用户体验和开发效率。 当然,也有很多公司在探索这一方向,比如谷歌和苹果。 谷歌正在开发“大一统”的Fuchsia系统,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微内核,但余承东指出,它并不是分布式设计,性能较差。 至于苹果公司,使用的是混合内核,现在系统逐渐分裂,而且生态又封闭。 鸿蒙OS登场因此,华为推出了鸿蒙OS(英文名取其谐音,HarmonyOS),它是基于微内核的全场景分布式OS。 鸿蒙OS具有分布架构、运行流畅、安全可信等特点。 首先,鸿蒙OS可以支持智慧屏、可穿戴设备、车载、手机等多种设备,并且根据不同性能的设备灵活适配各种终端,从GB级别的电脑手机、到MB级别的智能手表,再到KB基本的小型智能家居设备都能使用,实现跨终端无缝体验。 分布式软总线技术实现了极简协议,巨头低时延、高吞吐、高可靠的优点。 运行流畅是鸿蒙相比Android系统的一大优势。余承东说,目前Android沿用Linux内核调度机制,难以保障用户体验。而鸿蒙OS可以实时负载预测,确保用户体验流畅,相应时延降低了25%。 余承东打了个比方,Android系统就像所有车辆都挤在同一个车道,而鸿蒙OS相当于给道路划分出了快车道、慢车道、自行车道,各个进程之间不会相互堵塞。 相比Android鸿蒙进程之间通信效率提升3~5倍。 至于为何鸿蒙OS要采用微内核,余承东说是为了保证内核级别的安全,以后使用微内核将是一大趋势。微内核天然无root权限,外核服务相互隔离,从源头提升系统安全。 对于鸿蒙这样一个可以适配不同终端的OS来说,最重要的生态共享。为此,华为提供了面向多终端开发的IDE,实现在手机、PC、车载设备不同屏幕、不同硬件上的布局自适应。 随后,余承东介绍了华为自研的方舟编译器,它未来会支持多语言同意编译,包括C/C++,Java,JS,Kotlin等语言,最多实现60%的性能提升。 可随时替代Android(编辑:ASP站长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