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种互联网思维:共享经济下的组织结构重塑
互联网时代就是共享经济的时代,如果说企业要在垄断行业里发展的话,其实是很不利的。这个生态是多元化的,企业也应该越做越小,越做越专业。这样一来,社会分工就越来越细,由不同的大中小企业撑起这个生态的发展。分享经济带给我们的未来,不是只往其中的一个方向发展,而是往生态的角度发展。应该让更多的企业和管理团队发挥各自的特长,实现互相协作,企业组织也要进行相应的变革以适应这种变化,而在这其中,组织结构的变革最为明显。
开放、共享、平等、协作,这本来就是应该的、正确的生产组织方式、资源配置方式和价值创造方式
互联网时代,企业外部发展环境日新月异,市场快速发展、跨界竞争激烈、用户需求多变和产品快速迭代,传统组织模型难以适应新环境、新变化,呈现出组织臃肿、层级复杂、反应迟缓等问题。迫于生存和竞争压力,组织不变革是坐以待毙,效率低下;但组织变革又伤筋动骨,牵一发动全身。
组织结构变革是企业战略转型成功的关键,又是企业变革中受难实施的。《哈佛经典:变革战略的选择》中写到,1973年,美国经济咨商局(The ConfrenceBoard)邀请了13位知名权威人士,预测未来20年里可能会日益突出的重大管理问题。专家表示,“环境变化速度的加快将导致组织的重组需求日益增加。然而,人们对组织重组常常心怀恐惧,因为它意味着打破现状,使人们在工作中的既得利益受到威胁,同时也会颠覆常规的行事方法。出于这些原因,公司往往会推迟必要的组织重组,从而导致效率降低,成本增加。”
互联网以互联互通为基础,主张开放、共享、平等、协作,改变了以往工业经济生产组织方式、资源配置方式和价值创造方式。互联网在短时间内迅速崛起,对企业带来了颠覆性变革,传统企业组织结构方式难以与之匹配,需依据互联网特性对企业组织进行重构。
组织变革方向永远都是自我推翻,向一个更合理、更顺畅的方向
织结构变革的目标,在组织层次上,是要使与其所处的环境相适应;在个体层次上,组织变革是要修正人的行为方式。
互联网的快速迭代、“小而美”、机制灵活等特性与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组织结构的稳定、多层级、机制固化等产生着不可调和的矛盾。互联网给原有组织模式带来的冲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组织要实现与用户零距离,在互联网时代,用户和企业之间的距离可以无限接近,可以无缝隙实时连接,商业机会就蕴藏在同用户零距离的接触中。如何做到全员面向用户,同用户零距离,是组织变革面对的第一项挑战;二是个体能力得到肯定与尊重,在传统模式下,个体能力是有局限的,个体必须在组织范围内获取有效资源才能实现自身价值,但是在产业互联网时代,个体具备极强的主动权和积极性,个体价值得到极大的提升,同时也需要对其匹配相应的责权利,确保个体价值能够得到很好的衡量与激励,企业作为传统时代的主角,需让位于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三是企业的核心能力发生变化,传统企业追求成本最低化、质量最优化,稳定的组织和固化的流程是与之匹配的最佳状态,但互联网要求企业不断创新、迭代和突破,需要有动态的组织与之匹配。
在不久的将来,你一天的工作就是起床,在网站上挑一个任务完成。研究表明,目前有40%的劳动力都是自由职业者,或是短工。而最近美国一项调查显示,只有47.6%的人在做着全职工作。
打个比方,现在的职场,恰如俄罗斯方块。一个黄色长方形挂在了求职网站上,一家公司恰好在短期内缺一个长方形,于是,这家公司便将这长方形放在了相应的插槽里。
“互联网+”思维,更准确地表达了企业管理转型的核心所在。为抓住产业互联网发展机遇,应对动态竞争,企业必须打破原有组织结构,以更好的管理能力、更强的责任心,更适合的激励机制和创新的管理体系为目标,实现企业的自我变革。
激活个体,不仅是互联网时代的组织管理,而是一切时代的组织管理
信息科技和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使我们可以把一件事分成好几部分来做。计划旅程、看电视电影、听音乐、接收资讯等,这些体验开始变得支离破碎,我们得以最大程度的掌握自己的生活。 (编辑:ASP站长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