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借助大数据 避免走向误区
“大数据”是当今最热的概念之一,有人把大数据形容为未来世界的石油,有人宣称掌握大数据的人可以像上帝一样俯瞰整个世界,美国政府甚至已经把对大数据的研究上升为国家战略。喧哗的背后,实际上,随着信息与通讯技术的发展,“大数据”正进入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每一个角落。近日,记者参加中国科协主办的第36期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采访相关专家,请他们畅谈了大数据时代的技术特色与隐私保护。
大数据是什么
故事一:无法完成的任务
大数据是一个时髦的新词,也是一个古老的现象。因为,对某个时代来说,超出当时社会信息处理能力的数据,就可以说是大数据。
以人类遇到的第一个大数据人口普查为例。中国在公元2年就有史书记载的人口普查数据(《汉书 地理志》):全国103个郡国,人口是59594978人。对当时的古代中国来说,近六千万人口的普查无疑就是一个难以处理的大数据。美国宪法曾规定,美国人口普查十年一次。1880年开始,美国人花8年完成了一次人口普查,并预计1890年做下一次人口普查大概需要13年时间。也就是说,人口普查成为当时一项无法完成的任务。不过,危机常常带来新的技术革命。有人发明了穿孔卡片制表机,使得这个任务仅用一年时间就可以完成。穿孔卡片制表机就是今天计算机的前身。
“大数据不是今天就出现的,你对付不了的就是大数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互联网中心主任何宝宏说:“今天所说的大数据革命也是2008年之后,这5年来信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数据让物质世界变得可计算,这是整个人类的目标。”
无法完成的任务,带来的是前所未有的技术突破。如今,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基因测序等采集数据的工具越来越多样化,使我们对物质世界的描述越来越精确,拥有的数据量越来越大;云计算等处理数据的工具越来越经济,又使得大数据的应用走入百姓身边,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产生深远的影响。
目前大数据最成熟的应用是互联网广告营销。近一年中,老百姓在搜索或者浏览网页时会发现,网上推出的广告越来越精确。这是因为互联网广告已经进入到完全自动、实时竞价的状态,通过对个人上网行为的分析,推导出这个人的性格特征和可能需要,并有针对性地投放广告。广告请求、竞价邀请、受众筛选、申请出价、中标投放的全过程,仅需120毫秒也就是0.12秒即可完成,而在传统媒体完成这样的工作,很可能需要几个月的时间。
互联网金融也是近一年的大热点,根基就是由于大数据技术的成熟。互联网金融在面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业务中,拥有独特的优势。据一份对中国互联网金融的调查报告显示,互联网金融对小微企业贷款时,不良贷款率仅为1.02%,单笔放款成本为2.3元;而传统银行对小微企业的贷款不良率为5.5%至6%,单笔成本达800元至2000元。这种低成本、低坏账率、全时服务(机器可以全天候开启)的金融服务,使广大中小企业变成了互联网金融的客户,可以解决小微企业贷款难的问题——这其实也是一个过去无法完成的任务。
大数据怎么用
故事二:不懂外语的翻译
百度公司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率鹏给记者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百度翻译”这个工具,目前已经提供了24种语言的自动翻译服务,翻译质量在行业中领先。“但这24种语言中有12种语言,整个百度翻译的团队没有人能懂。”率鹏说,“大数据的技术使我们完全在不了解、不懂得、不能够理解这种语言的情况下,仅仅靠技术本身就开发出一个非常好的翻译工具,这在以往的时代是难以想象的。”
不懂外语的外语翻译,这个听起来很天方夜谭的故事,其实精准反映了如今大数据技术的一大特点——不需要知道为什么,只需要知道是什么。
这个技术特点,是由如今大数据本身的特点决定的。中国通信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新生表示,大数据有四大特点:一是海量,大到“以目前的技术无法管理的数据量”;二是多样,数据种类复杂,非结构数据占到所存储数据总量的75%—95%,这些非结构数据无法以现在的技术手段与关系分析的数据库来处理;三是速度,数据产生的频率和传送频率非常快,需要进行实时处理;四是价值密度低,需从大量的低质量、低价值的数据中获取知识,犹如大海捞针,获取数据成本很高。
事实上,大数据还将越来越大。在过去两年中,全球产生的信息占到人类整体掌握信息总量的90%,现在每天全球产生的数据相当于国家图书馆馆藏总量的1500倍。而互联网数据中心IDC预测,到2020年全世界将有300亿个物联网终端。中国在这一市场上将占据至关重要地位,届时中国普通家庭将拥有40个到50个智能设备或传感器,每年创造出20TB的数据。而中国国家图书馆藏书是2631万册,信息量相当于41TB。也就是说,届时一个普通中国家庭每年产生的数据,就相当于半个国家图书馆。
我们如何才能不被大数据所淹没?
“大数据的核心重点在于深度挖掘,通过挖掘产生新的应用。”张新生表示,大数据的处理技术是一个工具,它有几个新特色:不再是小样本、随机样本,而要全体数据;接收数据有混杂性,不再追求精确性;关注事物之间的相关性,可以只知道是什么,不知道为什么;对所获数据可多次、反复利用,并可扩展,具有互用性,也就是未来可能知道为什么。
(编辑:ASP站长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