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地球与太阳系最大的彗星相撞会发生什么?
发布时间:2022-04-25 16:16 所属栏目:15 来源:互联网
导读:据国外媒体报道,最近发现的奥尔特云彗星伯纳迪内利-伯恩斯坦(Bernardinelli-Bernstein)拥有已知最大的彗核,直径估计可达 119 公里。那么,这颗彗星会对地球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伯纳迪内利-伯恩斯坦彗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彗星,它的彗核直径约为119
据国外媒体报道,最近发现的奥尔特云彗星“伯纳迪内利-伯恩斯坦”(Bernardinelli-Bernstein)拥有已知最大的彗核,直径估计可达 119 公里。那么,这颗彗星会对地球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伯纳迪内利-伯恩斯坦彗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彗星,它的彗核直径约为119公里。如果这样一个物体撞击地球,传递给地球的能量将是6500万年前K-Pg撞击事件能量的数千到一万倍。 伯纳迪内利-伯恩斯坦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的彗星,根据计算,它在穿过太阳系时并不会撞击地球。但是,这颗彗星在遥远的未来会发生什么,我们只能猜测。如果它与地球的碰撞真的发生,会是什么样的场景呢? 这张伯纳迪内利-伯恩斯坦彗星(编号为C/2014 UN271)的照片拍摄于2017年,当时该彗星距离地球约25天文单位。到2031年,这颗彗星将到达最接近地球的位置,距离大约为11天文单位。值得庆幸的是,在这个天体经过地球期间,地球不会受到它的威胁,但在450万年后,它将再度靠近地球。 这张伯纳迪内利-伯恩斯坦彗星(编号为 C / 2014 UN271)的照片拍摄于 2017 年,当时该彗星距离地球约 25 天文单位。到 2031 年,这颗彗星将到达最接近地球的位置,距离大约为 11 天文单位。值得庆幸的是,在这个天体经过地球期间,地球不会受到它的威胁,但在 450 万年后,它将再度靠近地球。 作为参考,在 6500 万年前撞击地球、导致地球历史上第五次大灭绝的天体,几乎可以肯定是一颗小行星,而不是一颗彗星。通过对希克苏鲁伯撞击坑的探索,包括撞击坑的大小,以及在全球各地的沉积岩地层中发现的富含铱的火山灰层,都有力地表明当时撞击地球的是一颗小行星。小行星撞击地球的可能性也明显高于彗星,因为它们: (1)一开始就与行星几乎在同一个平面上; (2)与太阳系最大的“引力扰动器”—— 木星 —— 的距离相对较近; (3)来到地球的距离与彗星相比更近,这使得它们直接撞击地球的可能性更大。 总之,我们所知道的白垩纪-古近纪(K-Pg)灭绝事件很可能是由一颗直径约 10 公里的岩石小行星引起的,该天体可能就来自小行星带。 (编辑:ASP站长网) |
相关内容
网友评论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