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钓鱼,怎么就蹭热度了
发布时间:2022-06-05 16:52 所属栏目:15 来源:互联网
导读:钓鱼作为一项越来越流行的大众运动,女生参与了一下,为何会被吐槽?好好享受钓鱼和自然生态,才是钓友们最该倡导和关心的事情。 不知还有没有人记得,去年此时,我们都是邓刚女孩邓刚男孩。 一年前,邓刚的钓鱼视频火了,钓鱼这项好像一直属于中老年男性的
钓鱼作为一项越来越流行的大众运动,女生参与了一下,为何会被吐槽?好好享受钓鱼和自然生态,才是钓友们最该倡导和关心的事情。 不知还有没有人记得,去年此时,我们都是“邓刚女孩”“邓刚男孩”。 一年前,邓刚的钓鱼视频火了,钓鱼这项好像一直属于中老年男性的神秘运动,就这样破了圈。 好多年轻人忽然对钓鱼视频入迷到自我怀疑:“天啊,我怎么会爱看钓鱼!” 直到他们发现入坑的不只自己,还有易烊千玺、李现和郑恺。 一年过去,钓鱼的坑大家爬出来了吗? 显然越陷越深了。翻一翻年轻人的社交账号,越来越多小年轻开始买鱼竿钓鱼了。 在某书上搜“路亚”,女钓手很常见。 在某书上搜“路亚”,女钓手很常见。 除了男生,很多女生也拿起了鱼竿。他们中很多人都会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的钓鱼照片,一身潮酷的钓鱼运动休闲装,姿势帅气,构图讲究,滤镜高级,让人忍不住点赞。 但是,在女生发布的钓鱼照片下面,却有许多不友善的评论: 女生钓鱼,怎么就蹭热度了 “这是摆拍吧?” “穿成这样也来钓鱼?” “这么白,肯定不是真钓鱼。” “干点美妆之类的吧,别蹭路亚热度了。” 钓鱼作为一项越来越流行的大众运动,女生参与了一下,为何要被吐槽? 数据显示,2021上半年女性户外运动消费榜,路亚钓鱼排第一。图/考拉海购 数据显示,2021上半年女性户外运动消费榜,路亚钓鱼排第一。图/考拉海购 钓鱼由谁定义 钓鱼由谁定义 说起钓鱼,许多人脑袋里会浮现一个形象:中老年男性、头戴斗笠、枯坐河边、默默垂钓。 这种联想其实是一种刻板印象。 大家都知道“姜太公钓鱼”的典故,对范蠡与西施在太湖泛舟钓鱼的佳话也不陌生。或许还能背几句经典诗句,比如柳宗元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或是陆游的“幽寻自笑本无事,羽扇筇(qióng)枝上钓船。” 泛舟垂钓、寄情山水这门手艺,在古代士人文化圈里卷得厉害,不仅同代卷,还要迭代卷,卷到后来,钓鱼就衍生出了一种哲思,代代相传。所以,很长一段时间里,在中文语境中谈“钓鱼”,谈的主要是钓鱼的艺术,而非钓鱼的技术。 南宋画家马远的作品《寒江独钓图》。 南宋画家马远的作品《寒江独钓图》。 一项运动一旦上升到“感悟人生”,受众就难免中老年化。或许正因此,钓鱼总被误认为是有了点阅历的男性才会参加的活动。不需要全套装备,男人穿着短裤人字拖,拿着一根竹竿来钓鱼,也没人认为有什么不妥,甚至还觉得这种“传统钓”是最高级的钓法。 而现在,很多年轻人钓鱼时都会精心打扮,保护措施不能少,防晒也要做好。这在一些大老爷们看来就有点“装”了,如果钓鱼的还是位年轻姑娘,那简直成了瞎闹。 中国人对钓鱼的“技术”追求不高,另一个原因是缺乏竞技的传统。在古代,即便参加有比赛性质的钓鱼活动,比如北宋兴起的“赏花钓鱼赋诗会”,重点也是赏花和赋诗,钓鱼只是助兴罢了。 蒋嵩《渔舟读书图》(局部)。 蒋嵩《渔舟读书图》(局部)。 “钓鱼”技术开始被重视,还要到20世纪80年代。 那时,江苏无锡成立了全国第一家市级钓鱼协会,节假日举办各种钓鱼比赛,比赛有规则、有裁判,是真正意义上的钓技比拼。 后来,钓鱼高手越聚越多,港澳台的钓手也加入切磋技术。在杭州的一场钓鱼比赛中,来自中国台湾的钓手上鱼速度惊人,钓友们惊叹之余,纷纷取经。从此,“台湾钓法”,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台钓”就火了起来。 这一火就是几十年。如今,钓鱼圈里叫得上名字的高手,比如邓刚、化绍新,都是采用这种钓法。我们平时在新闻里看到那些凌晨出门、背着钓箱、挤爆地铁站的大爷们,也多是“台钓”爱好者。 邓刚的钓法就是台钓。 邓刚的钓法就是台钓。 这和现在年轻人青睐的路亚非常不同。 哪怕是外行,仅从外形观感上也很容易发现二者的区别。“台钓”钓友重装备,出门“大包小包”在所难免,光饵料都可能有好几斤。而路亚钓友装备就简单多了,腰包里装几个拟饵,再背根轻巧漂亮的鱼竿,说走就走。 路亚用的是假饵。/Trophy Technology on Unsplash 路亚用的是假饵。/Trophy Technology on Unsplash 钓法也不一样。那些总在抛投、摇轮,东跑西跑停不下来,多半是“空军”的,就是玩儿路亚的;而坐在遮阳伞下翘首盼大鱼的,时不时往水里撒饵料打窝诱鱼的,就是台钓钓友。 钓法没有高低,但有圈子的地方,就有鄙视链。 “飞钓更讲究技术,所以鄙视海钓;海钓由于花钱较多,鄙视路亚;路亚觉得台钓傻乎乎地在那里坐一天,所以鄙视台钓;台钓觉得传统钓没啥技术含量,所以鄙视传统钓……” 现在,路亚的年轻女性被放到了鄙视链底层。 一名路亚女钓手在某书上发帖吐槽。 一名路亚女钓手在某书上发帖吐槽。 钓鱼晒照,男女都一样 钓鱼晒照,男女都一样 揶揄年轻女孩的评论,总少不了一条 “晒照作秀”。 按道理说,“晒照”与“作秀”是两码事。比如,钓友都爱跟渔获合影,尤其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钓上来的大鱼,一定要双手揽着拍张纪念照。 这是晒照,但没人认为是作秀。 再比如,让邓刚爆火的“黑坑盘老板”系列视频,五分剧本、三分剪辑、两分演技,保证你就算对钓鱼毫无了解,看完也能打包一堆金句。 这是名副其实的“秀”,却也不会被说成是“作秀”。 邓刚的爆款视频也是经过精心剪辑的。 邓刚的爆款视频也是经过精心剪辑的。 只有年轻姑娘在互联网晒出构图讲究,略有调色的照片,才容易被冠以“作秀”的名头。 “钓鱼的人怎么可能这么白呢?” “穿成这样,哪里像钓鱼的?” 作为“作秀”的证据,穿着打扮和容貌总是最先被挑刺儿的地方。 其实,像钓鱼这样的户外运动,本来就应该穿着合适的户外服装。比如选择透气速干的面料,穿长袖长裤防蚊虫,做足防晒,戴好帽子、墨镜、手套等防止鱼钩误伤,都是很有必要的保护措施。这些要求是不分性别的,男性同样应该做。 喜欢路亚的女生越来越多。 喜欢路亚的女生越来越多。 奇怪的是,当女钓友做足以上措施时,很容易被评头论足。而河塘边短袖短裤的钓友,不搽防晒霜、不戴遮阳帽的硬汉,还有几个光膀子钓鱼的“型男”,却被视为理所当然。 这或许就是钓鱼技术长期得不到重视的原因之一,因为很多国人还没有把它视为一门应当装备现代化、技术专业化、尊重自然的现代户外运动。 在评论区里点评姑娘们的钓鱼技术,就更显多余了。 没有人可以三言两语教会别人抛竿、挂饵,更别提观察环境、鱼情、水情、选择钓点这些专业的钓鱼技能了。 路亚主要钓的是那些具有攻击性的肉食性鱼类,要充分研究目标鱼的生境、迁徙、繁殖特点,然后选择相应的钓竿和假饵。 路亚主要钓的是那些具有攻击性的肉食性鱼类,要充分研究目标鱼的生境、迁徙、繁殖特点,然后选择相应的钓竿和假饵。 相比休闲钓鱼时女钓友总被“教育”,专业比赛里,女选手们还是备受尊重的。 比如这几年被大家看到的90后女钓手杨馨语,还有许多钓友都熟知的职业钓手李玲玲,在许多国家级钓鱼比赛中,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要知道,在众多体育项目中,钓鱼竞技赛是少有的不分男女的体育竞赛,仅以鱼竿类别区分,或者以参与人数(个人赛或团体赛)划分。不仅不限制性别,钓鱼比赛对参赛者的年龄也很包容。 如此开放包容的赛制,在体育竞赛中是非常少见的。这足以说明,钓鱼是一项男女老少皆宜的运动,实在不应该被贴上性别的标签。 90后女钓手杨馨语。 90后女钓手杨馨语。 女猎人,自古就有 女猎人,自古就有 “没有人发明捕鱼。” 考古学家布莱恩·费根在《渔的大历史》中说到,捕鱼是为了填饱肚子,是人类求生的本能,在物资匮乏的时代,鱼类是重要的营养来源。 后来,人类对鱼的需求迅速增长,水产养殖应运出现,捕鱼和垂钓也就从生计需求转变为一种休闲娱乐。 经常有人提起,女性对钓鱼没有兴趣,主要因为男性以前负责狩猎,而女性负责采集,演变到现在,男性就爱钓鱼,而女性爱采购,也就是逛街购物。 这种说法只是一些基于刻板印象的玩笑和段子,不能当真。 事实上,“男性狩猎,女性采集”这个观点的流行,源于半个世纪前芝加哥大学举办的“狩猎之人(Man the Hunter)”研讨会。 1966年“狩猎之人”研讨会文集。 1966年“狩猎之人”研讨会文集。 尽管会议组织者一再强调,这里的“Man”指的是普遍意义上的“Humans(人)”,而“Hunter(猎人)”是“Hunter-Gatherer(狩猎、采集者)”的简写。 但在会议上,多数人仍然只讨论男性与狩猎。 直到后来,越来越多的考古发现了女猎人的存在。2020年,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考古学家兰迪·哈斯(Randy Haas)在《科学进展》发表的一项研究就发现: “早期人类的大型动物狩猎活动很可能基本上是性别平衡的。” 现代人依此概念推论出“男性爱钓鱼,女性爱购物”,显然是在“女子本弱”这样刻板观念下的一厢情愿。 (编辑:ASP站长网) |
相关内容
网友评论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