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邀你去太空出差!你想变成摘星星的人吗?
发布时间:2022-10-05 13:12 所属栏目:15 来源:互联网
导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发布消息,中国第四批预备航天员选拔工作已于近期启动。 本次共选拔12至14名预备航天员,包括航天驾驶员7至8名,航天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共5至6名,其中,载荷专家2名左右。 航天驾驶员在陆海空三军现役飞行员中选拔,航天飞行工程师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发布消息,中国第四批预备航天员选拔工作已于近期启动。 本次共选拔12至14名预备航天员,包括航天驾驶员7至8名,航天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共5至6名,其中,载荷专家2名左右。 航天驾驶员在陆海空三军现役飞行员中选拔,航天飞行工程师在从事航空航天工程及相关领域专业的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中选拔,载荷专家在从事空间科学研究及应用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中选拔。 此次预备航天员选拔,由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统一组织实施,预计1年半左右时间完成,并首次在港澳地区选拔载荷专家。 “沙里淘金,千挑万选” “航天”一词由世界著名科学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钱学森首创。1967年,钱学森在一次讲话中提到,“人类在地球大气层之内的飞行叫作‘航空’,在地球大气层之外的飞行称为‘航天’。”美国、苏联分别实现载人航天后,钱学森表示,“先把载人航天的锣鼓敲起来”。 “载人航天工程是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正因为有了载人航天工程,我们很多人的命运发生了改变。”2021年,中国“航天员女教头”黄伟芬在一次公开演讲中说道。她是现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设计师、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研究员。 黄伟芬表示,航天员选拔就像是沙里淘金,千挑万选;而航天员训练则是千锤百炼,百炼成钢。据她介绍,目前,世界上只有俄罗斯、美国和中国具有完整独立的航天员选拔技术体系。 选拔的标准有多严格呢?黄伟芬举个例子,仅“临床医学选拔标准”里就有120多个条款,每个条款又对应很多个医学问题的要求。 “航天环境耐力和适应性”是航天员选拔中最具特色的一个项目,它包括超重耐力、前庭功能、噪声敏感性等等,一共有17项生理功能的检查,极具挑战性。 黄伟芬介绍,有一位受试者接受前庭功能试验时,刚开始是坐转椅的时候吐,后来发展到只要听说今天要做转椅的试验,他就会想吐。 “摘星星的妈妈回来了”。今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航天员抵达北京,王亚平的女儿手捧鲜花,迎接妈妈的凯旋。在深情拥抱并亲吻女儿后,王亚平掏出了一颗小星星,兑现出征前对女儿许下的承诺。 (编辑:ASP站长网) |
相关内容
网友评论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