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ASP站长网(Aspzz.Cn)-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热搜: 重新 试卷 文件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动态 > 正文

《独行月球》场景成真,中国或将也开展小行星撞击防御试验

发布时间:2022-10-10 09:45 所属栏目:15 来源:互联网
导读:星月即将上演一曲浪漫交响曲,但太空也充满危险,尤其是那些冲向地球的天体。上个月,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DART)航天器成功撞击一颗名为迪莫弗斯(Dimorphos)的近地小行星,尝试通过动能撞击改变其运行轨道。 DART是第一个人类主动
    星月即将上演一曲浪漫“交响曲”,但太空也充满危险,尤其是那些冲向地球的天体。上个月,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DART)”航天器成功撞击一颗名为迪莫弗斯(Dimorphos)的近地小行星,尝试通过动能撞击改变其运行轨道。
 
  DART是第一个人类主动撞击小行星的任务,但不会是最后一个。
 
  此前,中国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在接受央视采访时曾表示,我国正在着手组建近地小行星防御系统,“我们争取在‘十四五’末期或者2025年、2026年实施一次对某一颗有威胁的小行星,既进行抵近观测,又实施就近撞击,就改变它轨道进行技术实验,这样为我们未来人类真正应对小行星地外天体对地球家园的威胁,真正作出我们中国新的贡献。”
 
  “以卵击石” 人类进入保卫地球新时代
 
  “我们正在进入人类的新时代,在这个时代,我们可能有能力保护自己免受危险的小行星撞击。”NASA行星科学部负责人表示,“我们以前从未拥有过这种能力。”
 
  当地时间9月26日,DART航天器撞击一颗名为迪莫弗斯(Dimorphos)近地小行星,以期改变其运行轨道。这是一个近地双小行星系统中较小的一颗小行星,直径约160米,距离地球约1100万公里。撞击发生时,DART航天器的运行速度约为每小时22530公里。
 
  据美联社报道,当地时间9月29日,NASA公布了哈勃和韦伯太空望远镜拍摄到的新照片。
 
  图像显示,迪莫弗斯小行星受到撞击后出现了一个“巨坑”,撞击使得岩石流飞溅冲向太空,呈现出明亮的放射光线。这颗小行星呈一个光点,其后拖着一道长长的、发着亮光的“慧尾”。这条“慧尾”绵延9600多公里。
 
  NASA表示,根据哈勃太空望远镜捕捉到的画面,小行星在受到撞击后,亮度增加了两倍。哈勃和韦伯望远镜将在未来几周内持续进行观测,科学家要到11月才能知道确切的变化。
 
  “杞人忧天” 电影曾多次照进现实
 
  在电影里,人类已经无数次表达了地球被撞毁的担忧。
 
  但这种担忧并非空穴来风。据《环球科学》报道,1994年,一颗名为舒梅克·列维(Shoemaker-Levy)的彗星砸向木星,彗星在撞击前分裂成了21块,其中最大一块的撞击威力高达6×10¹²吨TNT,相当于人类核武储备的600倍,在木星表面留下的伤痕比整个地球还要大。 

  更可怕的是2013年,一颗直径20米的小行星在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州上空近30千米处爆炸,威力大约为45万吨TNT,相当于一颗W88核弹头,造成1600人受伤。更早之前,大约6500万年前,恐龙因为陨石走上了灭绝之路。而今天人类拥有比恐龙先进得多的技术。
 
  太阳系内,如果一个小天体的轨道有部分位于距太阳0.983~1.3倍天文单位(地球到太阳的距离)之间,那么它就会被分类为近地天体(near-earth object,NEO),这样的轨道让它有可能会接近地球。而如果近地天体的轨道与地球交叉,并且直径大于140米,那它就属于潜在威胁天体(potentially hazardous object,PHO)。目前,人类已经发现了29000颗近地天体,其中2270颗属于潜在威胁天体。
 
  也正因如此,一个大胆且充满科幻色彩的“行星防御”(Planetary Defense)战略诞生了。人们希望在发现了对地球造成威胁的小行星之后,能够主动出击,利用飞行器去撞击小行星,从而改变其运行路线,避免与地球相撞。前文所提到的DART执行的“双小行星改道测试”(Double Asteroid Redirection Test)就是行星防御战略的第一个实验。
 
  撞击实验也不只是为了保护地球,在人们对太空认知不完全的时候,小行星撞击的测试是非常可贵的实验数据,也能帮我们更好地了解太空。

(编辑:ASP站长网)

    网友评论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