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海表流场多尺度结构观测卫星计划获得新进展
发布时间:2022-11-01 09:46 所属栏目:15 来源:互联网
导读:全球海表流场多尺度结构观测卫星计划(Ocean Surface Current multiscale Observation Mission, OSCOM)是2018年提出并得到空间科学先导专项(二期)背景型号项目支持的空间地球科学卫星计划。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获悉,OSCOM研究近日取得新进展
全球海表流场多尺度结构观测卫星计划(Ocean Surface Current multiscale Observation Mission, OSCOM)是2018年提出并得到空间科学先导专项(二期)背景型号项目支持的空间地球科学卫星计划。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获悉,OSCOM研究近日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发表于《空间科学学报》。 据介绍,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LTO)研究员杜岩与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董晓龙、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兴伟联合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等研究团队,进一步深化了OSCOM的科学目标和卫星任务方案论证研究工作。 “作为一个空间地球科学卫星任务,OSCOM的定位于聚焦重大科学问题的创新与突破,实现重大科学目标。”杜岩说,未来基于OSCOM海表流速观测,将实现海洋和海气耦合模式的重大改进,奠定海洋非平衡态过程数值模拟、同化和预报的动力学基础;进一步通过与多源海洋和大气遥感数据融合,将为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碳收支研究和国家重大应用提供支撑。 据介绍,OSCOM任务首次提出并采用海表运动多普勒测量结合步进差频测量和高精度海面散射测量的“流-风-浪”一体化探测与联合反演技术,实现“0到1”的创新突破,为我国未来应用卫星的跨越发展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与技术准备和支撑。 OSCOM 科学卫星的实施对于我国地球系统科学和卫星对地观测重大应用的突破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有望带动我国应用卫星的发展从追赶、并行走向领跑。 (编辑:ASP站长网) |
相关内容
网友评论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