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ASP站长网(Aspzz.Cn)-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热搜: 手机 公司 数据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动态 > 正文

互联网医疗迎来短暂的春天

发布时间:2022-12-17 10:55 所属栏目:15 来源:互联网
导读:随着疫情放开,连花清瘟等药物价格疯涨,且一药难求。而正当人们苦心求索时,一些互联网医疗巨头纷纷响应。 京东健康承诺连花清瘟不涨价,并多备了一亿盒抗疫药;阿里健康也表明,不仅原价供应该药品,还将联动供应链伙伴,保持相关抗疫药物供给;而同样是港
  随着疫情放开,连花清瘟等药物价格疯涨,且一药难求。而正当人们苦心求索时,一些互联网医疗巨头纷纷“响应”。
 
  京东健康承诺连花清瘟不涨价,并多备了一亿盒抗疫药;阿里健康也表明,不仅原价供应该药品,还将联动供应链伙伴,保持相关抗疫药物供给;而同样是港股三巨头的平安健康,却显得乏力,连花清瘟已显示缺货。至于美团这一基因不够纯粹(多依赖第三方药房)的玩家,同款的连花清瘟已卖到五六十元。
 
  京东由于宣传量足够充分,原价方案获得了可见的收效,在各大社交平台中,只要论及高价抗疫药,几乎都会有网友评论“只有京东是原价,确实良心”。其实他们不知道,阿里健康作为互联网医疗健康赛道中,另一个强有力的制霸者,这次也丝毫没敢抬价。
 
  站在品牌营销的视角看,原价供应将能进一步巩固平台口碑,强化责任和亲民的标签,“自营大药房”这一积累了很久的优势,也无疑会获得更多用户的关注,并建立一定的使用习惯,甚至是依赖。
 
  而站在行业态势的角度,一次小小的“是否涨价”判定,可以反馈出顶流玩家们的角逐激烈程度,平台核心价值的依托。以三巨头为例,阿里和京东均以医药电商见长,并且重医药、轻问诊,这导致了双方在很多维度都寸步不让;而平安健康在医疗服务规模方面,遥遥领先,没有太大意愿参入电商巨头们的激战。
 
  重医药、轻问诊,的确让两个巨头获得可观增长,但这也偏离了互联网医疗的初衷。
 
  2022年,阿里健康自营的医药电商业务收入达到179亿元,相比2019年增长了4倍多,其中,2022年处方药业务收入同比上涨127.3%。京东健康2022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48.3%,而医药和健康品的销售规模仍位居核心,同比增长了48.6%至175亿元。
 
  疫情放开后,囤药需求剧增,北京更是宣布抗疫药种不再实名登记,这让外界对互联网医疗抱以更大的信心,京东健康、阿里健康,告别了一年多以来的低迷股价,在刚过去的11月,几乎都获得翻倍式的涨幅。
 
  从数据和股市表现的角度,互联网医疗的领航者们,都创造了惊人的业绩,但它们几乎都依赖医药电商生存,存在一定的偏航问题。
 
  虽然,活下去才是一家企业的核心诉求,但医疗服务这块硬骨头,可能会成为重要的分水岭,决定着今后的玩家排位。阿里和京东为此做出过哪些努力?在最新的行业态势中,它们又做出了哪些抉择?
 
  华丽中包藏的“虱子”
 
  互联网医疗的三巨头,正在面对一个复杂交错的格局:放不下、得不到、生存至上。尤其以京东健康和阿里健康最为鲜明。它们放不下医药电商的营收强度、得不到能够匹配自身地位的忠诚用户量级,而生存至上,指的则是面对现实,不得不做出的妥协。
 
  疫情爆发后,深耕互联网医疗多年的阿里健康,迫切的想寻求转型,CEO朱顺炎曾对外表示:希望借由“医疗内容”,引导用户消费,并完成用户沉淀。但从“药”到“医”的身份转变,对阿里健康来说为时已晚,想赶上先头部队,它显得十分乏力。
 
  在三巨头范围的纵向对比上,2022年阿里健康的日均问诊量达到30万次,同比增长了60%,看上去已够强势,但平安健康在疫情初起的2020年,就在这项数据达到90万次。
 
  横向对比,也很难与专注做线上问诊的玩家抗衡。阿里健康公布的2022财年全年业绩公告显示,已经签约的医师、药师、营养师累计达到了16万人。然而,好大夫和微医两个平台,仅在医生这项数据,就于2020年分别达到23万、27万。
 
  可见,尽管阿里健康已改名为“医鹿”,还陆续打造了中医板块,开通了直播,仍没能让失衡的营收结构,得到明显的调整。2022年,阿里健康在医疗健康、数字化服务方面的营收为6.7亿元,仅占总营收的3%。拥有浓厚的阿里电商基因的它,在医疗服务方面还没有开垦出足够的疆土。
 
  这种困境,与京东健康几乎一致。2021年,其医药和健康产品创造的收入,占比总体的85%;而在今年上半年的统筹内,这个比例进一步上升到86%。其实,京东健康对“从医”这件事,不太抱有乐观态度,原CEO辛利军就曾直言:做线上问诊,若单纯依赖医疗服务,不可能赚钱。
 
  这句话已然揭示了京东健康的核心价值,还是集中在供应链、用户覆盖能力、物流等方面,卖药业务是生存下去的核心依托。
 
  相比起来,平安健康的营收平衡度,比前两者要好得多,这也是它不肯参与三方混战的原因之一。毕竟内核的竞争力,与前两者不在同一个维度。
 
  其2021年的业绩报告显示,医疗服务占比总营收的31.2%,数额也达到22.88亿元。这个数据背后,是平安健康打通了HMO健康管理、家医会员,以及重中之重的O2O医疗。在实现的过程中,主要是与平安保险形成诸多的“联动打法”,例如转化集团内的存量用户,将医疗健康权益内化进保单等。这都是另外两个巨头所缺失的天然条件。
 
  最后,是生存至上。阿里健康的“从医”初衷,是希望借由医生,进一步激活医药销量,但这个想法没有如期实现。从2019年到2022年,其医药自营的收入增幅,都在持续下降,从92%降低到35%。虽然导致这个结果的归因诸多,但至少问诊量的激增、医生签约量的上升,没有如期让它卖出更多药物。
 
  既然此路不通,干脆进一步把筹码,直接摆在医药电商上。这从市场投放的倾斜度,就可见一斑。
 
  2022年,阿里健康在市场推广上的支出将近20亿元,同比增长了60%。而这笔巨款,主要是为进一步巩固天猫医药、大药房的品牌力。相比之下,2019年它的市场推广,只有4.5亿元的支出,提升了三倍有余。
 
  而京东健康方面,2021年该项数据就达到了21亿元,同比增长为50%。其资金的核心指向也是医药端,主要为推广零售药房。至于在2019年,这项开销为7.5亿元,提升几近三倍。
 
  在市场端的凶猛投入,不可避免的让竞争开始白热化。但持续升级的激斗和较量,也将造成营销成本的与日俱增,利润被持续摊薄。2021年,京东健康收入306.8亿元,虽然同比增长了近60%,但仍然亏损10.7亿元。
 
  互联网医疗的两大巨头,要如何破解这种困局?
 
  短暂的春天?
 
  互联网医疗之所以被寄予厚望,本质上还是打通了医疗不可能三角,在优质服务、平民价格、快速就医三个维度,找到终极的平衡点。卖药只是平台求存的方式,长期来看,互联网医疗企业的任务,仍然是改造传统医疗场景,“从医”是不可避免的发展路径。
 
  在疫情放开后,各地已经陆续发声,建议市民通过互联网+医疗的方式就诊。如12月6日广州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表示:如有非紧急就医需求,请优先选择互联网医院或就近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12月7日,北京卫健委相关领导表示:倡导互联网+医疗服务。12月8日,上海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瑞金医院院长宁光表示:通过互联网门诊可以快速通道就诊配药,给大家带来便利。
 
  这些发言让互联网问诊,开始被视为大众就医的“标配”,政策层面也随之跟进。
 
  12月12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组发布《关于做好新冠肺炎互联网医疗服务的通知》。其中明确提及,医疗机构可通过互联网诊断平台,开具新冠肺炎相关症状处方,并鼓励符合条件的第三方平台,将药品送至患者家中。
 
  不难看出,《通知》带有双向促进的意味,既强调了线上问诊,也鼓励了医药电商。这相当于特殊时期的信号枪,阿里健康和京东健康,都随之上线了抗疫相关的问诊模块。
 
  但开通防疫问诊,主要激活的仍是最终环节的医药电商,核心原因在于,它不具备足够深度、足够长期的问诊需求,没有条件支撑起个性化的诊疗方案,由此也就难以沉淀忠诚用户。所以,无论是阿里健康还是京东健康,都难以将新上线的抗疫问诊功能,纳入到长效转型方案中。
 
  相比之下,平安健康似乎是未来互联网医疗的“理想模型”,它已经完成医药、问诊、健康管理的联动。阿里健康和京东健康如果想“抄作业”,难度系数会很高,它们没有相关的硬核资源,去系统化的复制这条路径。
 
  不过,两者的优势集中在技术、物流、场景运营等方面。它们正在尝试与自己更适配的破局方案。
 
  巨头谋变
 
  今年以来,京东健康和阿里健康推行了不少新计划,从表象看,它们想撕掉自己身上“医药电商”的标签,但本质的价值指向,还是希望通过赋能产业链的其他角色,反哺自己的医药销售,提高转化率和效率,然后伺机强化问诊。虽然改变的初衷还是不够纯粹,但巨头的种种举措,能够预示互联网医疗将发生的变革。
 
  京东健康在8月末的公开活动中,对外宣布了数智医疗解决方案体系,通过为企业、政府、医院三类角色提供相关服务,为自己寻找新的价值感。
 
  在这个新计划里,京东健康跳出了“重医药还是重问诊”的旧思维,开始从技术和创新共享的角度,去尝试为不同的B端角色,提供有效的助攻。
 
  例如,它希望联合各地政府构建所谓的“健康城市”,从基础设施、系统、数据等方面开展场景改造,最终形成医、药、保等多方面整合的生态。此外,京东健康也将针对一部分能力匮乏的医院,提供数智化升级的服务。
 
  京东健康的思路昭然若揭,虽然在原生资源的角度,拼不过平安健康,但至少可以增强自己在B端的布局能力,通过各种强化和赋能,让旗下的合作方得到进化,进而在服务效率和便捷性上,尝试超车。
 
  阿里健康作为老对手,做出的是另一种形式的赋能,通过与患者更深度的互动,去转化出更多忠诚用户,尤其是慢性病患者群体。本质上,这还是为了助攻自己的卖药业务。
 
  今年9月,阿里健康提出了数字化慢病患者管理模式升级,将社群定义为未来的主阵地。慢性病患者将基于各方面的评估,被招募到对应的社群,接着在阿里健康的教练督导下,进行持续的健康管理。
 
  不难看出,阿里健康正在基于私域运营的模式,将慢性病患者的长期用药需求,掌握在自己手中。当然,在技术应用层面,它与京东健康也存在趋同之处,9月15日,其发布了全域数字化营销模型,核心目的在于:帮助旗下的药企精准获客。
 
  可见,京东健康和阿里健康,想基于一种新思路,用技术和运营两个工具,破解医疗的不可能三角。这种内外协同的打法,可能会成为未来互联网医疗赛道,构筑护城河的重要方式,无疑也将加剧行业的竞争门槛,寡头效应很可能进一步凸显。
 
  至于未来可能发生的重大挑战,还是需要回归赛道本身的底层属性。无论线上还是线下,医疗仍属于监管强势、语境严苛的领域,即便是头部企业,也很容易因为风向之变,被瞬间抽走自己的市场想象力。今年6月末,一则“国家拟禁止第三方平台直接参与药品网售”的消息,就直接让阿里健康、京东健康的股价腰斩。

(编辑:ASP站长网)

    网友评论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