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星中的 利维坦 较10万个太阳都大
发布时间:2023-02-09 09:51 所属栏目:16 来源:互联网
导读:距离今天最近的宇宙相变期再电离期模拟图。Paul Geil / Simon Mutch / 墨尔本大学 宇宙诞生后经历过多次相变。炽热的原初物质逐渐冷却,导致每一时期的物理学特性都有差异,就像物质形态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发生的变化一样。 在恒星诞生过程中,有一种所谓的冷
距离今天最近的宇宙“相变”期——“再电离期”模拟图。Paul Geil / Simon Mutch / 墨尔本大学 宇宙诞生后经历过多次“相变”。炽热的原初物质逐渐冷却,导致每一时期的物理学特性都有差异,就像物质形态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发生的变化一样。 在恒星诞生过程中,有一种所谓的“冷吸积”效应十分关键。囿于技术的局限,以往较少在计算机模拟中考虑这一效应并加以跟踪。而新的模拟考虑了这一效应,并对早期宇宙低温云团形成之初行为方式的细节进行了深入考察。 新结果显示,早期宇宙巨型物质团块中心的吸积盘,会遭受低温致密物质流的大规模冲击,这种冲击形成的冲击波,会导致气团失去稳定并急速坍缩。 早期宇宙巨型物质团块的质量一般可达太阳的数万倍,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可以达到太阳的10万倍,因此它们一旦坍缩,几乎都可以迅速形成超大质量恒星。 恒星在宇宙中的演化已经进行了三代。这三代恒星的特性因其形成时期宇宙物理特性的差异而有所不同。第一代恒星又称III族恒星,它们质量巨大,几乎不包含任何比氢和氦重的“金属元素”,最为“纯洁”。这代恒星迅速形成,迅速燃烧,也迅速死去。 第二代恒星又称II族恒星,是在第一代恒星的废墟上形成的,它们含有比第一代多的“金属元素”(质量占比在0.1%以下)。第三代恒星又称I族恒星,它们又是在第二代恒星的废墟上出现的。它们的体内含有大约1%的“金属元素”。我们的太阳即属于第三代恒星。 (编辑:ASP站长网) |
相关内容
网友评论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