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365天15万人民币,换来的10条社群运营经验!(2)
如果你是一个在淘宝上卖丝袜的其实就没必要去尝试做社群,一是你本身的商业逻辑是薄利多销,压根就服务不了那么多人,二是买丝袜决策周期短,用户看到图片美评价高就买了,三是覆盖人群太广用户很难产生共同话题。 那什么样的业务适合做社群的精细化运营呢?基于目的小贤对一些比较成熟的业务类社群的观察,购买决策门槛高、购买频率高(地域限制强是加分项)的业务适合做社群的,因为通过社群的答疑和服务来提供业务转化率和复购率。 比如我厨网做的拼团社群就蛮具有代表性,它的配送范围只在上海而且客单价高(就是付费用户不多的意思),社群就可以刺激用户促动消费有效提升复购率。 以上是针对想从零开始搭建社群分享的 5 条经验。要是你想做一个泛主题的或者说靠信息不对称来做社群,建议放弃这个不和时宜的念想。不过做一个类似运营研究社这样垂直于某一人群的小而美的社群个人觉得随时都有机会,毕竟社交的需求是人性的常态,精细化运营也是社群的进化方向。 更多关于从零开始搭建社群的操作细节可以参考《如何从零基开始创建 600 人高质量社群》这篇文章! 如果你在思考怎样提升社群保持活跃度,可以参考这 5 条经验。 1.社群要制定成员的换血机制 对于一个好的社群来说,其实单个用户的服务成本挺高的。为了更好的优化资源配置,这里我给到的建议是采用优胜劣汰的方式对社群用户进行换血。真正投入资源在做的好社群,一定不会拿用户是否有发小广告来做为去留的评判标准。 在之前我分享过一个概念叫社群的数据化管理,用数据的方式来衡量一个用户是否值得你继续为之服务。对于普通的社群可以通过观察用户的发言量和签到天数,对于有业务型社群则还可以是产品的后台交易数据。(延伸阅读《社群的数据化管理技巧》) 社群的数据化管理的另一个好处是你可以轻松的知道什么时候进行换血,比如当社群的活跃度或者它对业务的贡献量少某个值时,就可以考虑删除不合格用户招募新的用户了。运营研究社是当用户签到比例少于60%就会删除一部分非活跃活跃。 2.社群要开发实用的生活周边 社群在运营过程中,需要对一些有贡献的用户进行物质奖励。 我们尝试过红包激励,给分享干货的嘉宾和话题讨论中输出优质内容的同学发不低于 100 元的红包。红包可以刺激社群活跃度,不过这类物质动力,或多或少都存在这样的缺陷:专属度不足,不能更有效的让社群成员产生社群归属感与社群印象感。 所以,为了补充专属度不足的缺失,运营研究社开发了实用的生活周边来补充物质激励,现在的激励策略组合是:节假日发人人都可以有的微信红包,周边只给为社群产生贡献明显的人。 另外,做社群周边还有利于传播,第一层是社群用户在收到周边时大部分都是会选择在朋友圈晒图,第二层是周边可以弥补社群覆盖和服务人群不足的问题,比如每次新周边出来了我都会给运营圈的KOL寄一些,核心目的你们懂的。 3.社群要制造不定期爆款嗨点 初具规模的社群之所以感觉活跃度在下降,我想大部分原因是社群处在了温水煮青蛙的状态。运营每天做着重复的事情,自己对社群没了激情,怎么让用户对社群有感情。 前段时间有小伙伴跟我说“现在经常会在朋友面前提运营社的事儿,看着它的成长自己也会有点自豪”我想这的得益于运营社在过去一年里为用户制造了不少爆款嗨点。具体点来说一个社群想提升活跃度至少可以做如下四件事,平均每个季度一件:(以运营社为例) 1)社群的周年庆 2)大型线下聚会 3)社群爆款服务 (编辑:ASP站长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