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付费购买知识,为什么买到的是假“内容”?(3)
进入到“流”媒体时代,作者权威依然存在,但是,这种权威是高度个性化和兴趣化的。比如,你既可以说迷恋吴晓波的文采,也可以说迷恋他的声音,更可以说迷恋吴晓波频道中的活动。总之,你付费的结果就是,可以进行多项选择。而这样的支付成本远低于对单一 long form 的追求。 孤独地死去,但交流永在 回到我们在文章开头说的“交流”问题。 我们发现,内容付费要解决的终极社会学问题,依然是如何使交流成为可能。因为付费的内容是我们对自身价值的界定,是我们渴望和这个世界进行交流的手段。 彼得斯虽然对交流抱着巨大的悲观态度,但他在《交流的无奈》结尾处,提到了“手拉手”的问题:‘交流’的失败让我们像孤魂野鬼一样,但我们又不能因此而封闭自己。人与人之间无法实现思想的交融,顶多是思想的舞蹈。 在舞蹈的过程中,能够触摸对方。“流”媒体的出现,使得这场舞蹈更具观赏性,因为人们借助的符号更加多样和隐私,同时又具备了即时性。这些要素构成了确定的“不确定性”,也就是我们在文中说的“见路不走”。 我们每天都在面对大量新生的词汇,这些词汇或者戏谑,或者严肃,但都在反对着那个正在离我们而去的有序、教条的世界。当作为交流介质的符号和我们自我构建起的“流”媒体融合的时候,谁又能保证交流一定会失败呢? 彼得斯认为,衡量交流是否成功有一个现实的标准,那就是行动的一致性。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当交流的结果总是出人意料,并让我们惊喜或者嫣然一笑的时候,谁又能说这不是成功呢? 在《疑犯追踪》第五季,机器又复活了。它在决定人类命运的关键时刻说出了这样一番话: “我们每个人都会孤独地死去。但是,如果你曾经在意过一个人,帮助过一个人,或者爱过一个人,你就会永远活着。” 来源:中欧商业评论 (编辑:ASP站长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