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本源出发,分析设计存在的意义
在写这篇文章之前,伊卜生发现了一个缺口,重新设计了你我之间的关系,对于期待不同的人和追求差异的品牌总喜欢凭借直觉塑造差异(比如美化和强化标签),希望借这篇文章有所帮助,修补缺口。 一个人在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里,都在努力做的一件事,就是试图把自己和别人区分开; 我问了很多人,觉得自己最与众不同的是什么? 出现频率比较高的回答是: “我更胆大” “我更自信,天生骄傲” “我更理性,擅于思考” “我比别人心细” “我情商比较高” “我应变能力强” 然而,当我们站在旁观者的角度看,大部分人并没有什么显著区别。 (虽然他们也像我们一样,觉得自己不同别人)。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自我和外部的认知冲突呢? 这是因为我们感知外部和自己的生理方式不同。 感知生理学(sensory physiology)的解释是,人的大脑只能通过“物理能量”,区分外部感觉,然后将这种能量转化为“电化学信号”,才能被神经系统所感知到,从而产生不同感觉(比如颜色不同、声音不同、形状不同、运动轨迹不同等等)。 但感知自我时,并不需要这种转化过程,也能体会到和外界的差异。 这也就造成了,虽然我们自己总是觉得和别人不一样,但因为没有通过“物理能量”传输出去,因此无法被别人感知到,在外界看来我们自然也就平平无奇了。 我们能感知到物理学家的突出,是因为苹果坠落砸到脑袋或创造出了神奇的蓝色对冲电蛇,而无法直接感受到他们推理出了地心引力、正弦交流电等不可见的原理的伟大。 相反,人们对哲学、逻辑学普遍知之甚少,因为他们很少能把理论,转化成“物理能量”。 这就好比,一名演员总觉得自己演技出众,辨识度高,但拿到剧本后,却不去设计角色的表情、突出人物性格的动作和口头语,演员没有设计这些可以被观众所见的表现方式,最终会被认定没有演技。 所以说,与众不同的形象,往往是通过“设计”物理表征得以实现的,而不可能天然的存在。 上一篇文章《从优秀到卓越,你缺少的4种特质》中,伊卜生提到,是否具备设计型思维是区分卓越与否的一把标尺。 那么,到底什么是设计型思维? 我并不想谈论工业设计、交互设计、体验设计各自该如何做,而是想要从本源出发,分析设计存在的意义。 设计之所以存在,很关键的一种作用是创造外显的差异。 与人类个体想要区分他人的初衷类似,大部分的企业,为了设计出差异化的产品和品牌,往往耗费大量的精力,那些严肃的产品经理、市场总监、CEO们,可以关起门来开6个小时的会,围绕大量商业案例和数据寻找洞察,哪怕外卖送来午餐,也丝毫不会影响头脑风暴的热情,可最终却总是没什么好办法。 最后的结论是: 美化可以让产品显得与众不同,所以设计就是为了美化。人们往往通过识别符号来认知品牌(如奔驰、耐克、苹果),所以设计就是为了增强符号性。在当下,这些品牌找出的上述方案虽然很顺应逻辑,但都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一.通过美化不能帮你和你的品牌塑造差异包括很多专业的设计师在内,对于设计的理解很多人也仅停留在美化这个维度。 PS:邵氏风格的武打现在看来,非常简陋可笑,而近年来的武侠片布景和打戏就绚丽不少,过了几年你再看这两种风格,区别就逐渐弱化了。 想象这样一个场景,一家公司的CEO,对每一位员工提出要求,周一上班请秀出你最特别的装扮,结果有的人穿着复古马甲,有人化了惊悚的眉眼,甚至有人穿了比基尼,并且自信满满自己肯定是最特别的哪一个, 这时,站在高处俯视人群的CEO,作何感想? 除非自带主角光环和BGM,否则即使这些员工再怎么打扮,放到众生中,也不会让人觉得有什么特别。 那么既然靠穿衣打扮无法实现差异,干脆彻底一点,直接去整容吧。 会有效吗? 请看下边这组照片: 你觉得哪张脸比较特别?这很难区分。 很多产品设计时,会十分在意产品外观的美观程度(甚至从里到外整遍容),但却没什么效果,否则苹果I出来时,并不符合用惯了Symbian机用户的审美,FB刚上线时,页面也非常简陋,为什么人们依然觉得它们很特别呢?反而是,市面上那些大量存在的外观精美的产品,能被用户认可熟知的却还是凤毛麟角? 美观度不等同于差异化,假如现在又有一家公司投入共享单车的市场,那么是不是只要他们设计出更漂亮的车子配上更鲜艳的颜色,就能让上班族们感受到与众不同呢? 只要想一下,就知道这显然不可能。 二.设计符号也不能让你和品牌与众不同既然单纯的美化无法让品牌显得特别,那么是不是设计符号标签就可以实现与众不同呢? 为了证明这样做可行,有人可能会罗列很多具有符号特征的品牌符号,奔驰、耐克、苹果、它们不都是通过独特的品牌符号,塑造与众不同的特质吗? 首先,这些品牌并不是仅仅通过符号的设计让别人感知到独特;其次,大部分能被用户回想起的符号标签,出现在20年以前,甚至更久远的过去。比如以下这些: PS:知名的品牌符号 彼时,很多产品的生产者不具备品牌意识,没有精心设计自己的品牌符号,而那些在这方面花费更多心思的公司,他们的产品就拥有了优先进入用户意识的特权。 不过,这一招恐怕很难奏效了,由于产品数量爆炸式的增加,依靠符号特性进入用户心智的可能性越来越小,LOGO等符号的作用已经以及正在逐渐弱化了。 你觉得这些APP的图标有什么不同吗? 总之,符号和与众不同早已是两码事,相反,你很喜欢的一个知识分享的产品,可能没什么符号,但在很多人看来,它十分与众不同。 既然这两种手段都没用,人们为什么还会乐此不疲的坚持使用呢? 这就像人们相信“喝酒会脸红”,虽然是谣言,但绝大多数人仍然会相信。而不去了解科学的因果关系。 如果你稍微懂一点医学常识,就会知道喝酒脸红是因为皮肤黏膜血管扩展。 它的原理是酒精进入肝脏后,会在乙醇脱氢酶的作用下转化成乙醛;乙醛在乙醛脱氢酶的作用下,被转化为乙酸; 如果一个人乙醛脱氢酶少,那么TA的代谢就无法顺利完成,乙醛蓄积作用于体内,导致皮肤黏膜血管扩展。 反应在表征上就是脸红,跟酒量大小压根儿没关系 既然美化和强化符号性都难以帮助品牌树立独特性,也无法触达设计的本质意义,那么到底什么才是正解呢? 要弄清楚这个问题,就要知道“设计”因什么而存在。(明白任何一个问题,都要知道它存在的原由,就像要治疗疾病,就要知道什么引起发病) 我们知道一件事能够长久的存在,一定是源于它帮助人实现了某种目的,那么设计的存在,又实现了什么目的呢? 直到最近伊卜生翻阅一本讲设计心理的书,心中的疑惑才得以解答,其中的解读是“设计的本质是把阻碍转化为机会”,而如果丧失这种属性,设计的意义也将不复存在。 那么,怎么把阻碍转化成机会呢? 事实上,很多情况下,阻碍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我们总是假设,构成事件的对象只存在一种固定的关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情境的变化,这种关系不再适用,阻碍自然就会发生。 举个例子,当你还是婴儿,没有自我能力时,父母的行为决定了我们的一切,这时双方的关系是“掌控者”和“被掌控者”的关系; 等你稍大一些,有了行动能力,双方的关系变成了“管理者”和“执行者”的关系; 后来,上大学或工作了,这时候双方又可能变成“合作者”,比如你负责学习这项核心竞争力,父母为你挑选教辅资源和提供后勤保障; 然而,很多时候,人们并不能及时切换关系,你已经成年了,可父母却依然把你当成婴儿去处理关系,由此就造成阻碍。 (编辑:ASP站长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