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C时评:“云垃圾”!数据中心内部价值千亿美元的金矿
垃圾分类,是变废为宝的一种有效途径。关于生活垃圾分类,上海的举措成为了近期互联网上热议的话题。但是,你听说过一种叫做“云垃圾”的东西么? “云垃圾”数据中心废弃设备筑起的“金矿” 这可是个价值数千亿美元的金矿......随着数据中心的兴起,采购了大量的设备用以构建起基础设施。但是众所周知的原因,IT设备的生命周期仅仅18个月,即便是数据中心当中采用的设备,寿命一般也就是5年左右。那么,如何处理淘汰下来的设备,就成了一个大问题。 目前,全球对于数据存储和云端计算的需求不断增长,大型数据中心的数量也随之激增。相关报道显示,云基础设施的投资从2015年进入快速增长期以来,至今没有减缓的迹象。今明两年,平均年增长率仍将保持在16%左右。 在看到市场快速增长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想到本文的主题“云垃圾”。如何处理数据中心淘汰下来的设备,就成为了一个棘手的问题。我们以一个建筑面积在3000平米的中型数据中心为例,其机架数大约在3500-4000个之间,可存放的服务器设备约为3.5万台左右。这还仅仅只是一个中型数据中心。 先不说全球,仅以北京市为例,到2018年为止,在京的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已达5座,大型和中型数据中心分别为11座和42座,小型数据中心107座,总数达到了165座,总机架数153000个。数量如此众多的数据中心,如果平均5-6年更迭一次设备,其产生的“云垃圾”你说得有多少? 垃圾在某些情况下和金子没啥区别,数据中心的一些设备(如处理器、风扇等)能单独拆出来,在电子市场上转售。它们还含有铝、铜和钢铁等金属。如此庞大的“云垃圾”数量也催生了一个新业务,“云回收”。有相关机构的调查显示,该市场大约能够达到3000亿美元上下的规模。 数据泄露隐患是“云垃圾”回收难点 不过目前的情况是,很多巨头宁愿将这些垃圾压成齑粉,也不愿意变废为宝。探究其苦衷,大多是源于信息泄露的风险。比如亚马逊、微软和谷歌这些科技巨头都对废弃设备的处理持谨慎态度。至于国内的腾讯,其自己发布在微信上的视频显示,报废的硬盘都要编号回收,压成粉末以后由第三方机构回收处理,全程视频监控。这样做的结果虽然最大限度的保护了隐私,但却使得垃圾回收利用的价值也降到了最低。 甚至还有一些公司在废弃服务器运往废品场的途中,雇佣安保人员持枪保护。再加上业界在“再利用材料”的界定上有不同的意见,有些科技公司甚至要求将所有设备彻底粉碎和熔化,即便其中会损失掉价值可观的贵重金属,也在所不惜。 但事实上,这些巨头从内心深处,还是很希望能够通过变废为宝,来为其节约开支的。谷歌将其数据中心比作一座座充斥着服务器、驱动器、路由器和其他组件的“小城市”,谷歌迫切希望能尽快回收和转售一些零部件,以免将其送进垃圾场。微软也对云基础设施组件的回收、翻新和转售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试图使得整个过程更具可持续性和安全性。 据悉,国外有研究显示,从2025年开始,每年约有200万吨的废弃设备被拆解并回收。但其前提是第三方回收公司必须保证每一步的过程都必须是安全的。这个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却非常困难。我们以SSD固态硬盘为例,即便被物理销毁,其数据仍然有可能被找到。况且,虽然雇佣第三方服务可以通过跟踪审计提供有效的物理破坏,在设备被彻底打碎回收之前的运输也需要大量成本。比如前面说到的,由武装护送车辆进行运输,这需要很多钱。如果这样算下来,回收的价值就会被大打折扣。 微软,谷歌等一线企业通常会采用碎纸机,甚至是自动化机器人进行硬件销毁,但是对于大多数的数据中心来说,这种土豪做法带来的成本显然是不能接受的。 “云垃圾”再利用率仅2成,各国政策关注不一 2017年,联合国大学(United Nations University)、国际电信联盟(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和国际固体废物协会(International Solid Waste Association)联合发布的一份报告表示,2016年,全球只有20%的电子垃圾得到了正确回收。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看来,“云垃圾”处理市场带来的丰厚利润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数据安全问题。稍有不慎,就会违反多如牛毛,且罚资弥巨的各类数据安全法规或者条例。 对于我国来说,“云垃圾”的处理同样面临法律风险。比如针对电子垃圾曾出台过《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等法律法规。不过,其更多关注的是环境污染,而并未提及数据泄露。 眼下数据中心在中国铺天盖地的兴建。假以时日,其产生的“云垃圾”也必定会和欧美一样,衍生出同样的社会问题。那么,是变废为宝,还是任由泛滥,确实是一个需要整个行业和政府主管部门慎重对待的问题。 延伸阅读:
(编辑:ASP站长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