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一套防护服,那天没敢喝一口水”—抗疫前线一名网络工程师的真实记录
“我从没见过这样的武汉和湖北。” 1月25日,在锐捷技术服务部工作了11年的姚清,接到了一个紧急的任务——迅速赶往湖北省黄冈市,马上完成“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云办公项目,这所医疗机构就是后来的黄冈“小汤山”医院。 ▲ 图:黄冈小汤山项目组 该项目原定6月完工,然而疫情紧急、刻不容缓,大年初一深夜公司紧急调用数百台云办公终端与配套设备向着疫区出发。 此时武汉和湖北周边都已经施行了严格的交通管制,姚清正身处疫情中心——武汉,甚至有朋友打来电话特地嘱咐他,千万别出门,就算垃圾也别去扔了,放家里。 而黄冈“小汤山”医院处于抗疫一线,没想到,几天前还严禁家人外出的姚清,这就驱车赶往了一线。 ▲ 图:多地省道、村路被封堵 行驶赶往黄冈“小汤山”医院的路程并不顺利。原本仅有100公里的路程因高速管控无法通行,很多省道入口被村民围堵,导航显示要绕行400多公里。 ▲ 图:交警盘问检测 姚清和同事陈祝选择了放弃导航,拿着地图沿线找出口、看路牌、找高速入口,终于又在经过了3、4个关卡的盘问检测后,才抵达黄冈“小汤山”医院。 ▲ 图: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黄冈“小汤山”医院) 一到现场,便感觉到了异常紧张的氛围。院方网络负责人在同时对接众多医院数通设备,和姚清的沟通仅有几分钟,并且强调一定要快!当晚11点前就会有一批感染病人要入院治疗,设备必须跟上。 ▲ 图:到处可见隔离病区 新建成的医院是被临时征用的,机房里连椅子都没有,姚清和陈祝找了几个纸箱子作为桌子,人蹲着调试,整整一天,腿麻了就站起来缓缓,缓好了就马上再蹲下继续。 图:调试设备的现场 客户现场堆放着很多厂商的设备,但抵达现场的工程师只有锐捷网络的姚清和陈祝。 所幸为了优化客户使用的XP系统,姚清他们早已和公司线上服务团队的工程师沟通过,现场所需软件、调试配置都可以从线上快速下发,安装、调试,以及系统的8处的调优,全程行云流水。 ▲ 图:配置调试现场 仅用了10个小时这些设备就全部登录到了HIS系统(医院信息管理系统,覆盖医院所有业务和业务全过程)。院方派人测试登录挂号、信息录入、医生开药、药房拿药,打印清单、发票、CT片等各种应用,均没有问题,完成了验收。 ▲图:工作中 姚清在给相关工作人员、本地渠道商完成讲解培训后,建了一个微信群,以确保出现问题第一时间沟通。和同事走出医院,姚清看了一眼手机,时间已是深夜,然后把刚建的群调成了“置顶”。 一整天没吃饭的他们,走出医院,没想到方圆15公里所有的餐厅、宾馆全都关闭,零星几家暂未关闭,一听到他们是武汉人,也都一律拒绝营业。 寒冬半夜,拖着疲惫身体的姚清和陈祝不得不连夜驱车回家。一直到凌晨三点,才吃到了从前一天早餐后第一口饭。 ▲ 图:赶往鄂州的路上 不久,姚清和陈祝又接到了鄂州市雷山医院新建区域(方舱医院)的装配任务。和黄冈“小汤山”新建医院不同的是,鄂州市雷山医院已经开始收治确诊感染病患。 在黄冈时,姚清他们找代理商要了两件宝贵的防护服,但因为物资有限,两个人舍不得穿,全程就带了个口罩。这次,到达方舱医院项目实施地的一楼之隔,就有超过100位新冠肺炎的确诊病患正在接受治疗。为了安全起见,他们穿上了之前舍不得穿的防护服。 ▲ 图:都是雾气的防护镜 “人生第一次穿全套防护服。很闷、防护镜都是雾气,就这样满眼雾气的调试了一天。一天都没敢喝水,就这一件(防护服),脱了就没了。” “去了现场,还是有点害怕的,尤其是看到医院黄色大个垃圾桶上的生化标志,很多场面是我第一次见到。”姚清谈到。 情况紧急,院方IT负责人也对姚清他们直说了,“我听说过锐捷网络的IDV方案挺厉害的,但我们其实我们也没怎么用过,心里没底。坦白讲,我们也准备了PLAN B,后面还有一批办公电脑,你们的如果不行,就要马上换。” 图:调试设备现场 从早上9点到中午12点,姚清和陈祝只用3小时就完成了全部镜像制作。在各种客户软件、驱动都完成后,医院主任亲自半信半疑地过来测试设备。先拿出一台,用了1分钟组装完成云桌面;4分钟,更新好了终端软件版本、完成下发服务器镜像、终端进入医院操作系统界面;全部过程仅用了5分钟! 几乎是带着不可思议的表情,主任连续测试了5台,最后真的信服地竖起了大拇指。 ▲ 图:调试现场 图:鄂州市雷山医院的感谢信 (编辑:ASP站长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