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vo:千亿关口的不适与升级(2)
头几年,当小米以所谓“互联网手机”形象杀入手机圈时,多家厂商都推出了“线上品牌”。网易的丁磊也去找沈炜问他怎么想,公司里有人说要不试试吧,不行就收,沈炜考虑了一个月,最终还是决定不做,认为再做一个“线上品牌”违背聚焦原则。 而对手们则陆续推出了子品牌。 一加从 OPPO 独立出来,是 2013 年,而荣耀这个华为子品牌则出现于 2011 年。厂商们靠着强大的后台能力,推出定位完全迥异的前台品牌,把受众范围一下子扩大了。 vivo 虽然有 x/y/z/Nex 等多个产品系列,但谁能一下子说出这几个系列的定位差别?vivo没有意识到,只有子品牌,才能抛下老品牌的包袱,去深耕细分人群,获取增量。 直到2019年第一季度,vivo才推出子品牌IQOO。在目前排名靠前的国产大厂中,vivo 的这一步是动得最迟的。 2. 在印度市场走了弯路 vivo在2015年正式进入印度市场。经过一年多的摸索,从2016年下半年起,决定把策略聚焦在主攻中端以上(1500元人民币以上)市场。 为了快速在竞争激烈的印度市场打开局面,vivo投入重金冠名印度最流行的印度板球超级联赛,也延续vivo在国内的营销打法,比如请明星代言、上户外大广告。 这种高举高打、空中地面饱和攻击的策略短期内的确刺激了vivo的销量,但并非健康长久的选择。 (编辑:ASP站长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