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苹果逐渐小米化
文|脑极体 苹果秋季新品发布会如约而至,也毫不意外地,又一次把自己跟“创新乏力”这个近乎原罪的词捆绑在了一起。以至于发布会主题“致创新”,怎么看怎么像是巧妙的自黑…… 更唏嘘的是,吃瓜群众对于这一现象早已经见怪不怪了。习以为常地唱衰,让这届 “科技春晚”颇有点被真·春晚附体的既视感——以前好歹还能吐槽,现在网友们连吐槽都难以吐出新意了。 对于这种魔幻现实主义现象,我表示,其实是大家对苹果误会太深。这次苹果明明也很有诚意地打造了好几个“第一次”嘛,从这些亮点背后,或许我们可以看懂苹果现在到底想做些什么。 细数那些新品发布会上的“第一次” 很多同学和媒体在发布会结束后,对新iPhone的评价只有四个字:乏善可陈。我觉得吧,大家都有点陷入“苹果创新PSTD”了,没有跨时代的新功能就痛心疾首。其实仔细品位一下,你就会发现,库克也很努力地准备了许多“第一次”: 比如,第一次在发布前,新机谍照就满大街放送了。 曾几何时,苹果还曾因原型机泄密,直接以盗窃罪的名义上报给了警方,并将相关科技媒体加入了黑名单。但如今发布会开始前半个月,相关设计图就已经在社交媒体上广为流传,并且与真实产品别无二致。不得不说官方的做法很机智,做到了提前对舆论进行了“槽点管理”和风险分散。毕竟,要不是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洗脑和预先吐槽,大家怎么能在发布会后面对毫无变化的刘海屏,以及安卓玩剩下的堆叠摄像头,如此淡定地“真香”呢…… 另外,这也是苹果第一次在新机发布会前,大篇幅地输出软件与服务。 发布会一开始,库克就反套路地大力推介起了苹果的“软实力”,媒体们晚到一会儿恐怕还以为自己走错了片场……全家共享的Apple Arcade 游戏厅, 4.99美元月费的电视服务Apple TV+,堪称便宜大碗。“先软后硬”的操作,完美应和了苹果“硬件+软件+服务”的新战略。除了中国用户用不上之外,基本没毛病。 至于那些说iPhone11系列没有创新的,这可是iPhone第一次被“绿”、第一次新机不涨价,还不够特别吗? 快抛下你们手里极光色、渐变色、透明半透明的安卓壳吧……什么?“科技以换壳为本”?保安请把那个诺基亚来的“披皮黑”叉出去谢谢……而且,iPhone系列一改连年“割肾”的传统, iPhone 11比前代iPhone XR便宜50美元,国行版便宜1000元,再一次回到5000元档,肾都保住了还要啥自行车。 不过,我们还是建议果粉们等几天再买,毕竟你永远猜不到苹果经销商们什么时候会降价…… 对了,这还是苹果第一次在发布会现场cue友商哦。后排睡着的果粉们快醒醒,有瓜吃啦! 一改“独自美丽”的高冷范儿,苹果首次开启“吊打”模式,不仅亮了自家CPU和GPU的跑分成绩,还隔空喊话华为、三星,与友商的上一代芯片(麒麟980,骁龙855)一较高下,iPhone引以为傲的A13运算能力可是最高的哦! 比较成问题的是华为马上又要发布新机了,据说搭载的是包含103亿晶体管的最新一代麒麟990,比苹果A13多出将近20亿数量级,NPU 算力相比前代提升了近两倍……苹果新机性能“第一”的宝座能保住多久,也够让吃瓜群众忧愁的…… 当然你可能会说,这些“第一次”也太鸡肋了吧,并没有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啊。人要学会知足常乐啊朋友,想想续航提升4小时、能力更强苹果表、广角更大三摄王、清理库存iPad,这些七零八碎的更新与优化,是不是顿时觉得前面的也没有那么差了? 当然,整场发布会还有一些很有趣的东西。比如我本人比较期待的转型医疗工具的Apple Watch ,智能手表似乎可以再爱一次;还有,视频剪辑功能,一个屏幕、三颗镜头、四种角度,结合电影级别的视频剪辑软件 Filmmaker,感觉自己的导演之魂在熊熊燃烧…… 或许在大多数旁观者眼里,苹果今天这场集合了友商特色、微创新与软服务的硬件发布会,是满满的“不思进取”。不过也从某种程度上,象征着一次对未来的表态。背负着创新原罪的苹果,当它不能再以手机改变世界,又是如何认识自己的呢? 当苹果开始小米化 有人说,这次苹果发布会主题更贴切的叫法应该是“致安卓”,或者“致三星/华为”。颇有些道理,毕竟无论是硬件设计还是技术算法,不少都是安卓厂商们玩剩下的。比如“深度融合”(Deep Fusion)计算摄影功能,就与谷歌 Pixel 手机上的 Night Sight 有些相似。 不过,这些都只是战术层面。从战略层面看,苹果身上反而有了一点其中国门徒——小米的影子。 比如,既往缠绕在小米身上的“微创新”标签,成为苹果新的代名词。 我们知道,今天的手机存量市场,无论是三星华为,还是荣耀OV这些互联网品牌,都走上了重研发、自创新的道路。自研芯片、摄影算法、底层系统优化等,华为还刚刚推出了全球首个5G SoC芯片,三星发布了Exynos 980 5G SoC,当其他品牌都在拼命赶往新技术桥头堡的时候,苹果却依然在“微创新”里徘徊。 这次新iPhone“缺席5G”, 很多人认为是网络尚不成熟、为用户着想的做法,但问题的关键不在于5G当下是不是能用,而是苹果真的理解并能跟上中国飞速铺设5G的大环境吗?还是说要将苹果手机的生命周期从2-3年缩短到一年甚至更短,来应对接下来的变局吗? 没人知道5G的杀手级应用会在何时出现,并将智能手机这盘棋推倒重来,对此,其他品牌选择的是在5G商用初期就抢夺用户占据主动权,而苹果的选择则是在危墙下“酣睡”。 而“微创新”的隐患其实已经开始显现了。曾几何时,拍照是iPhone最引以为豪的能力,然而今天,安卓厂商在AI算法+光学硬件的积累下,影像能力突飞猛进,反倒是苹果亦步亦趋地跟进着早已为人熟悉的大广角、三摄、影像算法,不是不尴尬。 另外,苹果调整盈利模式、加码IoT的战略方向,今天看来与小米也是相近的。 2017年,IoT与智能家居板块已经占据了小米总营收的20%,与之相对应的是手机业务占比的持续下降。2015年智能手机业务在小米总收入中占比为80.4%,到2019年半年报,手机业务占比已经降至61.6%。 (编辑:ASP站长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