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资产管理有难题?看锐捷如何助力厦门第五医院打造全院“资产地图”
在以物联网为代表的科技变革下,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得到了迅猛发展,万物互联和万物感知的智慧医疗环境正在形成。作为全国百强数字化医院之一,厦门市第五医院积极拥抱技术变革,打造物联网资产管理与决策分析平台,采用锐捷网络基于LoRa技术的资产管理系统,解决了RFID覆盖范围有限、构建成本过高的问题,实现了重要资产的定位、盘点、能耗、效率和使用轨迹追踪,让先进的物联网技术推动医院管理迈向精准化阶段。 RFID技术遇瓶颈,贵重医疗设备管理存“黑洞” 厦门市第五医院创办于1947年,是厦门东部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集医、教、研为一体的现代化公立三级综合医院。目前,医院已成为福建省第2家、大中华区第29家通过HIMSS六级认证评审的医疗机构。 随着数字医疗的逐步推进,医院拥有了众多可移动的贵重医疗设备,比如移动心电监护仪,移动输液泵等等。在日常使用过程中,这些设备通常是分配给各个医疗部门,分布在各个病区。然而,分散管理的方式给资产管理提出了“大难题”,每年只能通过例行盘点工作来获取这些设备的具体位置以及平时使用的效果。医院为此测试了几套物联网管理方案,但效果却不理想。 医院信息总监谢军表示:“对于这些重要医疗设备的使用效率,在管理上是个‘黑洞’,我院尝试过用传统的RFID方式进行管理,但是由于技术的局限性,要想实现全院级别的资产管理,几乎是不可实现的。” 这是因为,传统资产的管理方案采用了近距离物联网RFID技术,其覆盖距离有限,要实现全院级资产管理,就需要密集部署很多RFID基站,仅这一项就是一件耗费人力物力的庞大工程。但是,不建设大量的RFID基站,医疗设备的管理“黑洞”就无法弥补了吗? 选用LoRa技术方案,打造全院“资产地图” 通过对物联网主流技术的研究,医院决定跳出传统技术的圈子,寻求更专业的技术协助。通过反复测试和技术方案筛选,医院最终决定采用锐捷网络的资产管理解决方案。该方案的优势在于,不用建设大量的RFID基站,也能够对全院大型及重要资产进行资产定位管理和使用效率追踪,实现资产的实时定位、盘点和使用轨迹追踪,同时通过对设备电流使用情况的监测,实现资产使用效率分析,并为资产采购及合理化配置提供参考依据。 该物联网方案采用了一种低功耗广域网的长距离通信技术——LoRa技术。有别于传统传输技术,广域物联网是基于线性调频扩频调制,它保持了传统RFID技术中的FSK调制特性,满足了物联网低功耗的要求,但明显地增加了通信距离,少数网关就可以覆盖整个医院。 在设备定位的基础上,锐捷网络还根据医院的具体需求,对定位标签进行全方位优化,加入了陀螺仪,这样便能实现了各类设备运动轨迹的检测。另外,方案中还引入了能效标签,能够知道设备的开关、关机,以及能耗状态,进而实现了更精细化的管理。 定位标签贴在设备(治疗仪)侧面 通过能效标签,可以知道设备的实际使用率 谢军表示,这套资产管理方案不仅提升了业务部门的工作效率,设备管理部门更是直接获益。首先,实现全院设备实时监控后,设备定位快速准确、地图可视化、轨迹回放可追溯,让盘点工作变得简单;其次,精细化监控设备的位置和使用状态,进而获知设备的实际使用率,实现设备、类型、科室多维度分析;再次,通过实际空闲与使用数据作数据分析,在未来将能够为设备的采购决策提供使用效率的数据支撑。 资产管理人人受益,信息化飞跃入选“数字化百强” 在外人看来,资产管理看似只与设备的主管科室有关,或者与医院领导有关,实际真是这样吗? 针对资产管理平台上线后的效果,医院的一线医护人员表示:“以前找一个设备,要一个一个科室问过去,不仅效率低下,而且这一过程很可能就有急需设备的病人焦急等待。通过设备定位,在资产管理后台可以很方便地查到设备有没有在库房;借助监控,也能知道哪台设备是闲置的,需要用的时候一个电话就能借到。” 从管理后台查看设备有没有在库房 精确看到所有重要设备的使用效率,让采购分析更客观 据统计,我国目前45%的医院设备维护工作仍采用传统的手工盘点方式,73%的医院仍停留在传统的维修管理。一旦这些设备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电力不足、停机、老化、失效、过保,将会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过程。因此,资产管理的技术虽然看起来与一线业务相隔较远,但受益者其实包含到医患关系中的每个人。 “在锐捷网络的协助下,我院成为同行业中率先采用先进广域物联网技术的医院,不仅实现了‘一键报修、一键盘点、一键定位’等功能,更节省了投资,放开了视野,在医院信息化发展上发挥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谢军对锐捷资产管理方案给予高度评价。事实上,通过技术创新和应用效果的价值体现,厦门市第五医院已经凭借信息化的长足发展,入选了“数字化百强”医院,成为医疗行业的新标杆。 (编辑:ASP站长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