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鲜新零售太烧钱,乐活天下被迫走上IPO?(5)
此外,乐活在新三板披露的财报中也有不少相关数据。从2016年开始,乐活在销售和管理上的投入大大增加,据乐活披露的半年报,2016年上半年,乐活管理费用为247.27万元,同比实现百倍增长,销售费用为34.15万元,同比实现数十倍增长。从2016H1到2018H1,乐活的营销费用和管理费用也实现了约50%以上的增长。 至于增长原因,根据乐活在2016年年报中的解释,大致可以分为三项:一是因业务扩张带来的员工和薪酬增加,二是商品流通费用增加,三是营销推广投入增加。 技术研发方面,乐活的投入也相当不吝啬。2015H1至2018H1,乐活研发投入增长惊人,2017年投入158万元,同比增长达773.5%。 乐活标榜自己是一个技术驱动型企业,这意味着,乐活必须用技术的迭代和创新技术,一直去保证供应链的效率和成本优势。对于乐活而言,已经建立起的供应链资源和生态是其独一无二的“护城河”,但在越发激烈的竞争下,乐活必须保持大胆的投入态度,在技术、供应商、商品流通等关键环节形成更强的壁垒。 无论如何,要维持现有的供应链和技术优势,乐活必须做足长期投入的准备,乐活的钱袋子不仅需要鼓起来,还需要一直鼓起来。 最佳时间 2019年,有这样的一则段子式预测:2019年,可能是过去十年当中最坏的一年,更可能是未来十年当中最好的一年。 生鲜赛道的2019年,似乎已经验证了前半句。后半句没人知道,但对于生鲜赛道的所有玩家来说,的确应该未雨绸缪,做好长期过冬的准备。 于乐活而言,尽管行业竞争环境越来越不利于自己,融资环境也越来越不理想,但放大到未来五年,甚至是十年,也许现在就是上市最好的时间。 一方面,净利下滑警示着乐活,综合压力给乐活带来的负面效应正在不断放大,未来的某些核心数据,可能会越来越差。所以,越早上市,就越有机会将更好的财务数据展示给资本市场的投资者们,把风险降到最低。 另一方面,在当前战略目标下,乐活正处于一个关键的集中发力期,无论是新项目智能微超,还是对供应链优势的巩固,现在的成功融资,或许将能为乐活实现大补血,使其利用上市跳板得到更好的发展。 当然,乐活选择了在2019年底冲击纳斯达克,这其实就代表着,乐活自己认为2020年初或许就是最好的上市融资时间,或者是未来一段时间内,最有利于自身发展的上市融资时间。 写在最后 6年来,乐活算是生鲜赛道上的一个另类,不靠频繁融资起势,也没挣到多大的名气,但活的并不差,很符合“小而美”的标准。 不过从资本市场的系列操作来看,乐活又展现了意想不到的野心,尽管路途并不顺利。在还未脱离新三板的怀抱之前,乐活急促地想要投入到大洋彼岸的资本簇拥之下,为自己争一口气,或许也是为生鲜电商们争一口气。 不论是环境影响,还是自身发展,乐活选择此时顶着外界的大风大浪去跨境上市,都深深地体现出了一种无奈和被动。毕竟现在对乐活最重要的,是钱,不是名。 也许从接触资本市场的那一刻起,乐活就长大了,它了解到这个赛道的冷酷和残酷,也了解到这个赛道的危险与陷阱,如果它不快一点,不狠一点,可能就会登上2020年生鲜电商死亡名单了。 尽管一切都还未成定数,尽管乐活上市后不知其命运如何,但乐活已经管不了这么多了,它必须对它深切感知到的危机感负责,尽可能活的更好、更久。如此,才有资格“让全世界乐活起来”。 文/刘旷公众号,ID:liukuang110 (编辑:ASP站长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