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密圈的诞生:又一场知识变现的实验(3)
彼时,冯大辉正在尝试搞粉丝运营,他先是做了一个名为「小道通讯」的邮件订阅项目,但过程很不顺利。
吴鲁加在想,彼时市场上已经有了几条知识变现的途径,包括在行的付费咨询,分答的付费问答,知乎的付费 live,以及得到的付费订阅。 而这其中,在行的一对一服务对 KOL 来说投入产出比太低;分答由用户主导的问题则限制了 KOL 的输出内容;知乎 Live 的模式相对较好,但用户和 KOL 的联系都是一次性的,话题也多以工具属性为主,缺乏实时性;得到一直秉承的都是让用户像皇帝一样接受 KOL 们的知识上贡,但实际用户和 KOL 的关系却是割裂的、仰视的。 那是不是可以为这些 KOL 们提供一种付费圈子的服务?将付费设为门槛,让这些大 V 们很容易的就筛选出自己最铁杆的粉丝,也让粉丝们能够体验一把和偶像同在一个圈子的快乐? 这就是小密圈诞生的灵感来源了。 说起来,吴鲁加和冯大辉的相识也很有意思,他们最早在 twitter 上认识,后来在曹政(caoz)的群里熟悉起来,那个群刚建的时候,所有人都是籍籍无名的小草根,但现在,按照 caoz 的说法,平均每个人的身家都翻了 100 倍,那里面有飞鱼科技姚建军,有创立了美图的吴欣鸿,有十几家上市公司,大多数人都在创业…… 这样的社群其实就是 Laurence 所期待的那种。不管里面是否有大 V,重要的是,志趣相投的人们可以在这里无障碍地交流讨论彼此感兴趣的事情。而之所以选择小密圈,则是因为小密圈采取的类朋友圈式的呈现模式会促使人们发表言论前先经过一轮思考,这也就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闲聊。 而且与朋友圈不同的是,小密圈的圈主有权利对好的内容进行标签分类也有权利删掉没有价值的信息,这样就方便了圈主进行内容沉淀。同时,付费这个门槛也会筛掉一些对圈子话题没那么感兴趣的人,目前,小密圈付费用户的人均支付额是 143.8 元。 哪些人在用小密圈?这一次,吴鲁加终于从小密圈的数据表现上看到了一丝星星之火,从去年 6 月到现在,小密圈的用户总数已经超过五十万,活跃圈子将近一千,周留存在 45% 到 60% 之间,七日里三天活跃的用户也有几万。 可以说,小密圈终于抓到了一个相对巧妙的点,通过大 V 的影响力在用户那里争取了更多的停留时间。 而这个巧妙的点就在于,多数人都有窥探心理,创业草根想知道行业大佬每天都在想什么、看什么,刚毕业的年轻女孩儿也想知道女明星的梳妆台上都放着哪些化妆品,这是一种人性天然对高维度的渴望。 而相比其他的知识平台,小密圈最大限度的满足了人们的这种渴望,所以,即使有些大咖一天只发了几条没营养的心灵鸡汤,相信也不会有人对此不满,反而,这种模式其实会给用户一种在其他平台上感受不到的距离拉近感,类似直播,平时见不到的优质男女就在隔着一个屏幕的地方对你说话,你是不是也觉得离 TA 更近了? 来看看现在已经在小密圈上入驻的知名大 V 们吧,他们中有小道消息的作者冯大辉,也有前锤子科技的平面设计师许岑,有 caoz 的作者曹政,也有可能吧的创始人阿禅。最早一批大 V 基本都是吴鲁加的朋友,而后面入驻就都是通过朋友圈或是好友推荐自发尝试的中小 V 们了。 虽然目前这些大 V 们仍然都有在活跃的更新,但鉴于小密圈对于圈主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输出要求和激励制度,圈主本身也并非专业的培训人士,所以,用户如果期待能在小密圈获得比较系统的专业知识应该会失望。 但用户到底能在小密圈得到什么呢?吴鲁加总结了以下几个方面:
可以说这些内容仍然还是比较碎片的,但如果说你没有把小密圈当成一个进修课堂,而是像 Laurence 一样把他当成了一个和同好交流的地方,那这样碎片的内容就是合适的。 大教堂与集市在采访中,吴鲁加多次提到了 Eric Raymond 的著名文章《大教堂与集市》,在他眼里,大教堂成本极高、美轮美奂,就像 Windows 和得到,而集市却是开放且多变的,就像 Linux 和小密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