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书在2016年为什么能获得1000万用户增量?(2)
基于内容的传播链 有了好的内容远远不够,还需要形成基于内容的传播链。这里有三个关键点: 第一,输出优质内容。后面传播才有效果。如果内容很烂,那么后面做再多的传播工作,效率都会很低。 第二,优化传播触点。这个触点就是漏斗效应的最下面一环。触点优化好了,以前能带来一个关注,现在就能变成两个,这意味着转换率提高到了100%。这一点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要尽量让衰减降低。 第三,引发传播裂变。 用户行为首先是看公众号文章,文章里有传播触点引导大家关注公众号。这个时候有一部分用户会直接关注公众号,浏览文章。关注公众号之后,有的用户可能会进入到共读群,在群里参加具体的共读活动,如果他认可这个共读的形式,就会进行再次传播。但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符合微信的规则,不能强制用户去做分享,要用户认可主动分享才是正解。 在传播中,用户在触点上停留的时间很短,所以就需要在这瞥一眼的基础上,迅速的打动用户。 有书有一句非常触动用户的话是,“你有多久没读完一本书了?”基于对用户的调研和理解,很多人会经常买书,但是大部分人是不会把这本书读完的。所以一旦他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就会迅速的被抓住,有很强的警醒的感觉。但是抓住用户还不够,还需要进一步把相应“怎么做”的价值点提炼出来。 场景化的社群 之所以用户量能够获得千万级的增长,和社群的运营机制也是相关的。 那么,怎样处理与社群用户的关系呢? 和书友成为朋友 有书倡导和书友成为朋友,倾听而不迎合,陪伴而不强制。 共同的社群价值观 有书一开始就树立了非常强的社群共同价值观:学习的意识。 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每天学习一些新东西,每天进步一点,这样自己的成长就会形成一个时间复利效应。所以大部分人都非常坚信这样的一种价值理念。 一见如故 有书的社群特别关注“熟悉”。 因为一群陌生人肯定是玩不起来的。所以在社群里经常组织大家相互介绍、互相了解、话题讨论。在这些过程中,让大家尽可能的去熟悉,让大家一见面,就有一种好像认识很久,一见如故的感觉,迅速的融入到整个社群里面。 自组织的社群形态 社群的极致就是让大家能够成为像同学一样的密切关系。对于社群管理,有书采取的是自组织的社群形态,在每一个群里发展班长、组长,通过热心的书友去组织、带动社群里的其它书友,并且持续的参与,保持群活跃。当然社群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意义,就是洞察用户潜在需求,这样一来,整个内容和服务就能以进化式的方式发展。不用担心没有创意、没有新的idea,因为用户会不断地给出很好的创意和点子。 有书能获得突破式的发展,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能够坚决的把想法执行到位。 来源:运营直升机(yunyingzhishengji)。 (编辑:ASP站长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