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用户个体的角度,谈微信群吱口令红包(3)
由于第一个阶段已经扩散了“赚钱红包”这个概念,且活动页的分享引导、规则说明也更加完善,阶段二的文案弱化了分享传播意图,突出的是红包的线下使用场景,也使得商户纷纷贴出活动海报,让红包即领即用,让用户实时满足。 阶段三:惊喜红包刺激
一个历时半年,需要用户天天打开APP省个一毛两毛,且有消费人情之嫌的活动,难免会让用户疲软。不差钱的支付宝在圣诞元旦两个节日发出了面额较大的惊喜红包,再次将用户拉回到乐此不疲的领红包活动中来。同时,为了制造独特性,红包发起者也纷纷变身段子手,使出“代码红包”、“相亲红包”等招数赚取点击。 文案更迭的背后,是视每个阶段的运营目标而定。活动初期,要让尽可能多的用户参与到发红包的活动中来,首要任务是拉新,因此玩法引导和奖励诱惑必不可少;当参与活动的用户沉淀下来(观测活动页的埋点可知)后,此时则更多关注红包的使用转化率,比较活动前后用户用支付宝进行线下付款的频次,因此文案中加入了付款场景的内容。再到年终双dan节,用红包加码来再推一波。 虽然我在这强行划分阶段,支付宝的运营可能压根没想那么多:文案嘛,合时宜就行!多点感叹号也无伤大雅! 写文案交差是一回事,根据产品当下发展需求来写也能应个急,但如果能从运营目标来倒推文案的输出,摸清写文案所要达到的目的(多是促进转化),再来分模块地组织语言,可能能帮你更好地说服老板使用你的文案,这可能也是互联网对文字工作的重构吧(另一种方式是模仿老板想要的样板文案)。 三、渠 道从流量思维到用户思维,正是后来者居上的好时候。 发红包活动的分享形式多样,参与赚赏金的用户可以通过吱口令、二维码图片、活动海报、链接、短信、点击支付宝APP广告、淘宝APP广告和外部合作渠道的广告等途径邀请其他支付宝用户。邀请越多,赚得越多,发红包活动本质上还是个流量游戏。
参加发红包活动,相当于我们每个人都有物料,但可供分发的渠道流量及效果大相径庭。小到外卖单、门店海报,大到伪基站群发短信(请勿模仿),发红包活动终于在 12 月底上了业内头条:“支付宝红包惨遭薅羊毛”。而这样的新闻,可能也会给普通用户带来一些发家致富的美好设想。 说回渠道这件事,发红包活动大规模爆发后,带来的一个问题是:如何看待微信、QQ群中分享发红包的用户。不管是同学群、公司群、学习群,每天总会出现那么几条吱口令信息。相对来说,这个比外卖、打车红包传播更集中更频繁的红包信息,总会干扰到一部分用户。尤其是本身关系就不强的非熟人群,很可能在发红包活动的一阵炮轰下提前归于沉寂。 群里有的可能只是塑料花情谊,每天一刷也无伤大雅,但对自媒体粉丝来说,借用罗胖在跨年演讲中的一句话,“做让用户觉得长脸的事,千万不要做让用户丢脸的事,后者是要我们克服自身贪婪的”。这年头获客成本极高,拉来一个新用户远比丢失十个老用户要难得多,用户也不傻,领过两三次后他们也知道发红包背后的套路,何必持续地去做一件自我损耗的事呢。 从渠道流量到与用户建立情感链接,新一轮的洗牌正悄然而至。微信红包店小程序、网易严选也相继上线了类似的推荐得赏金活动,补贴用户从 020 地推延续至今。在多数用户已经习惯了被补贴的时候,兴许也是用户需求升级的断层时期:我已经厌倦了为比价而花时间,给我点优越感和特殊化,反而更值钱。 因此对我来说,比起在群里看到无休止的“支付宝狂发十亿红包”,还是在早餐铺、在社区小店看到活动海报更加亲切也更愿意去领个红包,而打通线下个体商铺的用支付宝收付款,以及从数据中了解每个商铺的营运情况、推广能力,也是此活动本意吧。 尽管,我的日薪可能还比不上早餐铺老板半小时的流水:) 作者:柳不浪,打杂运营一枚。微信公众号:纱布读运营,记录自己的运营进阶之路。 (编辑:ASP站长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