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让用户上瘾的产品背后,原来都是环环相扣的套路和设计(4)
我们发现每个手段都对应了很多的激励效用,而且这些手段也可以混着使用,比如可以按照任务完成的高低得出排行榜,可以按照积分的高低获得勋章等。 但每个手段都有最合适的激励效用,所以我们确定一个合适的激励手段的路径就是: 确定要激励的行为–>找到哪些激励效用对这些行为最合适(平台可以给的效用)–>找到此效用最合适的手段 ps:每个行为可能可以从很多手段去激励 举例: 网易云音乐:要激励用户听歌行为–>获得大空间云盘的特权来激励用户–>听歌时长对应等级(等级模式) 网易云音乐:要激励用户听歌行为–>给用户耳机等实物来激励用户–>积分兑换实物(积分模式) 百度贴吧:要激励用户发帖/回帖行为–>用户发帖/回帖想要获得关注–>发帖获得经验获得等级提升(等级模式) 百度知道:要激励用户回答行为–>用户回答想要得到更多的提问特权–>回答问题被采纳获得财富值(积分模式) 百度外卖:要激励用户点餐–>用户想更便宜–>点餐获得优惠券(红包模式) … 4.不断的调优和规避风险 确定了明确的手段后,要不断的对此手段进行调优,规避相关的风险。 比如用排行榜模式只能激励头部用户,那么是否需要再用其他模式激励其他用户? 比如上线了积分,积分兑换的标准是否合适,积分给予的大小是否合适,是否可以触及到大部分的用户等都需要验证和不断的调整?此外还必须注意到相关激励体系可能带来的风险,比如无法避免这些风险,那么激励体系是肯定要出现问题的,最好还是不要上线。 1.会不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产品加入激励体系后后,会不会涌进大批的玩家型的用户,这批用户进来后的目的就是获得这些激励,从而导致真正的核心需求得不到真正的满足,从而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2.会不会因为激励导致用户无法获得真正的成长? 当用户完成某些行为都是因为激励的刺激时,其会前期沉溺于中,后期会感觉到无法获得真正的成长而逃离。 3.会不会出现”德西效应”? 当一个人进行一项愉快的活动时,给他提供奖励,反而会减少这项活动对他的内在吸引力。 (编辑:ASP站长网) |